很多朋友在談汽車的時候,都會提到操控,這個詞看起來好像很玄乎。汽車的操控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人對於車的操作和控制能力。開玩笑的時候常說,操控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車合一,簡稱車神。喵哥要是這麼解釋,肯定會有人罵喵哥什麼都沒講清楚,今天喵哥就跟大家聊一下,到底什麼是操控。

操控對於一臺車而言,無非就是,動力,轉向,制動等方面。首先來聊一下動力。動力的大小,直接影響操控的體驗,就好比1.0T的車跟2.0T的車,它的操控體驗能一樣嗎?答案是肯定不一樣,最直接的例子,在高速上超車,1.0T的車油門踩下去,動力完全提不起來,你能操作它,但是控制不了它,所以操控是失敗的。但是換到2.0T,甚至換到3.0的V6發動機,油門一踩,它立馬就能響應,甚至超出預期,可以很好的操控它,這樣你纔有人車合一的感覺,所以動力體驗,是直接影響到操控體驗的一個很核心的因素。

第二點,轉向的問題。轉向跟底盤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底盤調校比較好,在同樣的速度下轉向的時候會更穩,側傾也會更小,更不容易翻車。這是很多朋友都能夠直接體驗到的一個操控,比如同樣的開轎車高速過彎,幾萬塊錢的車可能輕飄飄的,開個四五十就明顯感覺兩個輪胎都離得了。但是貴一點的車,它的底盤調校得比較好,可能開到五十六十都感覺車很穩。

除此之外電子配置的介入,也會提高操控體驗。比如有ESP的車和沒ESP的車,操控體驗差別就很大。有ESP的車在高速避障的時候,信心會更足一些,沒有ESP的車,很容易就失控了。另外在轉向操控還有一個很明顯的體驗,就是前驅車跟後驅車,由於後驅車的在重量佈局各方面比前驅車更爲勻稱一些,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過彎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後驅車的穩定性會比前驅車更強,這也就是爲什麼很多喜歡激烈駕駛的年輕人,喜歡買後驅車的道理。

第三點,車子的制動性,一臺操控比較好的車,剎車相對是比較勻稱,比較線性的。也就是想多少力踩下去,剎車輸出就有多少力,基本上剎車的距離,剎車的範圍,它都在控制範圍之內,這稱之爲操控比較好。假如剎車踩了一半下去,它就已經給你執行了80%剎車力度,那麼這個車後半段剎車,肯定虛位會很嚴重。

第四點,汽車車的驅動模式,也是會直接影響到操控體驗。很直接的例子,兩驅車遇到溼滑的路面,前輪在路面上打滾,後輪就是不動,你操作了車子想讓他脫困,但控制不了它,這就是失敗的操控體驗。但是四驅車在同樣的溼滑路面,油門慢慢踩下去之後,它四個輪子都在動,更聰明的四驅,還能分配不同輪子的抓地力,這樣你想讓它往左邊走,踩下油門之後,它就能跟着你的方向,慢慢地往左邊走,這就稱之爲好的操控體驗。

汽車的操控並不是什麼玄學,其實分解開來之後,根據我們的日常用車體驗是可以進行一定的量化的,歸根結底就是對我們駕駛員所進行了操作,是否能夠在預期之內執行正確的反饋,給駕駛員以足夠的駕駛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