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式讀取

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研製成功

本報合肥1月1日電(記者徐靖)信息的存儲與讀出時間對構建量子網絡非常重要。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團隊中的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首次研製出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

量子存儲器是構建大尺度量子網絡的核心器件。而按需式讀取,是指光子寫入存儲器以後再根據需求決定讀出的時間,這對實現量子網絡中的同步操作等功能至關重要。近期,爲實現按需式讀取,李傳鋒、周宗權研究組採用了一種改進的量子存儲方案,即電場調製的原子頻率梳方案,通過引入兩個電脈衝可實時操控稀土離子的演化,從而控制存儲器的讀出時間。

研究組首次研製出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存儲保真度達到99.3%±0.2%,表明其具有極高的可靠性。

爲遏制其消融之勢

科研人員爲冰川“巧蓋被子”

據新華社蘭州1月1日電(記者張文靜、張百慧)經過近半年試驗和研究,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科研人員發現,利用人工措施,爲冰川“蓋被子”,能夠在冰面阻擋太陽輻射和冰面的熱交換,達到減緩冰川消融之勢的目的。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員王飛騰介紹,2020年8月,他和團隊成員在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境內的達古冰川消融區建立了500平方米的試驗區。他們爲試驗區覆蓋了一層環保綠色的土工布,以起到隔熱效果,減緩冰川消融。

王飛騰團隊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減緩。“‘蓋被子’的地方比不‘蓋被子’的地方冰的厚度高了1米,這高出來的1米就是‘蓋被子’的效果。”王飛騰介紹。

據介紹,團隊還採用了冰川3D激光掃描雷達對冰川進行了測量,進一步定量研究冰川“蓋被子”試驗的效果,爲接下來冰川消融減緩試驗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撐。

原標題:科研新進展

值班主任:顏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