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郑和是个绕不开的人物。自永乐三年开始,在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支持下,郑和前后七次受命下西洋,他的足迹踏遍亚非30多个国家。因为郑和,大明曾经开眼看世界,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政治财富,影响极为深远。后人也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津津乐道。

在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郑和病逝,副使王景弘率军返回。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朱瞻基让王景弘继续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率队第八次下西洋。当王景弘归来之时已是宣德十年底。朱瞻基驾崩之后,朱祁镇继位,于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下令采买,至此明朝八下西洋之举被正式终止。

郑和是在朱棣的支持下下西洋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曾终止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又重新授命郑和和王景弘下西洋,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又终止下西洋。这么看来下不下西洋似乎是皇帝的个人喜好决定的。其实不然,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时年仅9岁,还不能明辨是非,下令终止下西洋的应该是朝中以三杨为首的文臣。所以,明朝这4个皇帝中真正不热衷于下西洋的只有朱高炽。

后人对明朝下西洋被终止的原因也猜测颇多,大多数人认为下西洋无非是宣扬国威,但耗费太多,造成明朝财政困难,实在是不值得,使得明朝不得不中止下西洋。这观战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明朝下西洋最多的永乐朝除了下西洋外,还有迁都、五征蒙古等诸多壮举,同样耗费无数,但永乐朝却从未出现过财政问题。宣德年间曾两次下西洋,但宣德年间是明朝的盛世,更不可能出现财政问题。实际上明朝八次下西洋,带动了明朝与世界各国的商贸交流,可增加国库收入,反倒是越下西洋越有钱。

那么,明朝为什么会停止下西洋之举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明朝北边蒙古人常常侵犯边境,朱元璋曾多次亲率大军征讨,这就导致朱元璋不能及时处理朝政。后来朱元璋担心丞相权力太大,废掉丞相之职,改设文渊阁、东阁等诸阁,内设大学士,以处理朝政,这就是内阁的雏形。到建文帝期间,建文帝重用文臣,内阁也基本上成立。

明朝内阁的最初职责就是充当皇帝的顾问,然而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并开始帮助皇帝处理朝政。到了明朝中期,即便皇帝不处理朝政,只要内阁运转正常,整个大明的各项事务仍然正常开展。所以,内阁的成长会导致文臣的权力增大,还会与皇权争权夺利,导致皇权被削弱。

明朝下西洋不仅对大明有利,还会大大提升皇帝的声誉,使得文臣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中处于下风,这是朝堂之上的文臣所不愿意看到的。朱棣是个非常强势的皇帝,他在朝廷中的威望至高无上,所以在永乐朝,朱棣支持郑和下西洋,朝中大臣无人敢反对。

朱棣北征之时,向来由朱高炽监国,朱高炽长期与文臣打交道,他的思维跟文臣相似,对下西洋这种提高个人威望的事情并不感兴趣。朱高炽继位之后,听从文臣们的意见,停止了下西洋。

朱瞻基自小得到朱棣的培养,其性格和朱棣相似,希望建功立业于域外,对朝中文臣的看法不敢苟同。所以,朱瞻基也支持郑和下西洋,在郑和去世以后,朱瞻基又让王景弘继续下西洋。

然而,明朝的内阁制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内阁权力加大,开始真正意义上与皇权争权。朱瞻基年仅37岁就驾崩,继位的朱祁镇年仅8岁,不能亲政,只能由以三杨为主为文臣进行辅政,使得明朝的大权第一次旁落到文臣手中。文臣开始对皇权进行打压,企图左右朱祁镇的思维和想法,并中止了下西洋之举。

当朱祁镇长大后,对他来讲,下西洋已经是前朝的事情了,他对此几乎没有任何印象,也当然不会知道下西洋会给大明和他带来多大的好处。朱祁镇意识到自己的皇权旁落之时,自然想重夺大权,他知道他必须提高自己的威望,他首先想到的是建功于沙场,却从未想过要恢复下西洋。

此时,郑和、王景弘等老航海家也都陆陆续续去世,多年不航海,明朝已经无人能够继承郑和、王景弘等人的志向。大海对于明朝而言,又重新变得陌生起来。

所以,明朝停止下西洋实际上明朝文臣打压皇权的结果,文臣不希望皇帝杨威于域外。

然而后人不会忘记郑和、王景弘等人曾经立下的功绩。1947年,国民党政府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将南海诸岛以郑和及其随行官员的名字进行命名。西沙群岛西面的岛群命名为“永乐群岛”,东侧的岛群命名为“宣德群岛”,还有郑和群礁、景宏岛、尹庆群礁、费信岛、马欢岛等。郑和、王景弘等人之名将永远留在南海之上。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