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星5號火箭之後,在任何時候,美國都有發射重型航天器的技術和能力,唯一能卡住NASA脖子的是預算。

美國的航天飛機就是因爲太貴了,所以才下馬的。

美國航天飛機分成三大部分:

帶翅膀的我們通常稱爲航天飛機,正式稱呼是軌道飛行器。航天飛機肚子上捆的燃料箱。燃料箱兩邊是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這三大部分的起飛質量超過2000噸,軌道飛行器的入軌質量是100噸左右。

美國第1艘航天飛機是哥倫比亞號,1981年首飛。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現在的 SpaceX在成本上步步緊逼,那時發射運載火箭的成本也很高,每公斤荷載入軌成本超過2萬美元。

航天飛機相比於運載火箭系統,任務更加靈活。進入軌道和返回地球加速度比較低,對乘員要求比較低,沒有經過特別訓練的普通人,也可以乘坐航天飛機上天。

航天飛機機組的成員是5~7人,其中機長、駕駛員和載荷專家由資深的宇航員擔任,剩下的4個名額可以從普通人中選,科學家甚至教師都可以進入太空。

這一方面極大的擴展了太空任務的範圍,另一方面擴大了航天飛機在普通民衆中的影響力,提升了民族的自豪感。對於美國形象的塑造,以及美國夢的凝聚力,非常具有號召力。

而且,軌道飛行器貨倉巨大,長18.3米寬4.6米,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由航天飛機帶上太空的。它不僅能把貨物背上去,還能把貨物背下來。

實際上,美國開發航天飛機的初始目的,是爲了打造一個重複使用的天地運送系統,從而降低單次成本。

》但是航天飛機太複雜了。

具體的講就是軌道飛行器太複雜了。

在起飛階段,軌道飛行器要打開3臺主發動機,雖然只提供了20%的總推力,這個時候它是火箭。

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它又必須像飛機那樣降落。因此它又是飛機,要有可以收進機腹的起落架以及輪胎。

軌道飛行器返回時要以一定的上仰傾角進入大氣層,利用大氣和機腹的摩擦減速,這個過程會產生高溫,所以在航天飛機的機腹要貼着耐火磚。

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時,因爲耐火磚脫落,2000度高溫氣體進入起落架艙室,導致航天飛機解體,7人遇難。

當初建造航天飛機的本意是爲了省錢,但是由於技術太複雜,導致了事故成本極高。

所以2011年以後,航天飛機就停止使用。

航天飛機停飛以後,美國天地運載系統確實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

》美國其實也是有一個替代航天飛機的後續計劃。

在航天飛機還沒有停飛時,這個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這個計劃叫做單級入軌系統,也可以看成是 SpaceX公司的獵鷹火箭和星艦的前身。

其中由麥道公司(現屬於波音)主持的項目叫做三角快帆。

●三角快帆DC-Y單級入軌火箭,高38.7米,起飛質量462.9噸。

當時火箭發動機的技術沒有現在這麼好。

星艦使用的猛禽發動機是全流量分級燃燒發動機。以前的火箭發動機有一些是開循環的,要排放廢氣損失推力,還有一些是半流量分級循環的,燃燒沒有全流量分級那麼充分。

所以,當時的條件,單級入軌很難實現。

馬斯克的SpaceX從單級入軌計劃裏面撿了很多現成技術,把一些工業管理的流程整合到宇航項目中,才能形成現在的成本和質量的雙重控制優勢。

美國已經完成了登月,已經完成了天空實驗室,完成了航天飛機,同時又聯合多國完成了現在的國際空間站。

美國砸錢、砸人、砸技術,除了探索火星以外,把該玩的全部都玩過一遍,暫時沒有發射重型荷載的迫切需求。

所以美國的宇航員上國際空間站,在航天飛機停飛以後,都是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上去的。

但是,不要以爲美國的野心就會就此停止。

》美國的宇航計劃有一個非常、非常長遠的目標。

從本質上來說,NASA是一個科研機構。這個科研機構在過去花錢如流水的探索中,已經完成了化學火箭的全部技術線路整合,以及所有可能的飛行器的原理設計。

美國獵戶座的計劃使用的是原子彈作爲驅動力,用原子彈的爆炸把飛船炸上天,這個計劃已經完成了原理性實驗。

之所以不實施,並不是美國沒膽子、沒錢,主要是核彈在頭頂上爆炸,污染實在是太嚴重。

一句話,美國什麼都敢幹,什麼都能幹,什麼都幹得成,就看什麼時候需要。

我們回顧美國的整個宇航項目,它是按照以下步驟穩步推進的。

第1階段砸錢搞技術探索,第2階段砸錢搞應用,第3階段線路收縮與項目整合,第4階段大規模商業化。

美國航天的青黃不接是出現在第3個階段。只有在第3階段,纔會出現美國無法發射大型航天器的情況,但是現在這個階段已經結束了。

》目前,是美國航天第4階段開始。

這個時候的指揮官和總司令就是馬斯克。

SpaceX公司的返回式火箭和航天飛機比有幾個優勢。

返回式火箭不需要在大氣層中做空氣動力學意義上的有翼飛行,所以省了飛機的一大部分控制系統,所以起落架可以露在外面,也沒有橡膠輪胎。

返回式火箭可以在大氣層中做動力飛行,減速不完全依靠空氣和艦體摩擦,防火耐熱設計和對於起降場地的要求都遠低於航天飛機。

星艦用不鏽鋼做箭體,既耐操又耐高溫,又便宜,不要只看到人家表面坑坑窪窪。

全流量分級燃燒火箭發動機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的推力是可以調節的。猛禽火箭發動機最大推力是170噸,調下來可以調到40%推力,也就是說70噸推力。

因爲是可以重複發射的,所以不用再去重新制造70噸推力的火箭發動機。這樣又省了一大截。

美國的航天產業,在航天飛機謝幕之後,確實是寂寞了一段時間,不過馬上就要重振雄風了。

美國以前已經玩過高價高質的東西了,現在人家在玩的是廉價高質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商業航天。

而且這次重振雄風絕對是碾壓性質的,靈活、廉價、高質量、大載荷。

過不了多久, SpaceX公司就會發射超過土星五重量的火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