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倡導“新基建”,從學術討論走向社會共識和國家戰略,併成爲市場重大機會。提出“中國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危機漸近,全面放開生育刻不容緩”,推動社會認識深化。房地產市場運行符合“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框架。

一、2021年美國經濟:

刺激國內經濟優先,聯合盟友制衡中國

1、拜登對內政策的核心是抗擊疫情和財政刺激

拜登上臺後將以抗疫爲首要工作,實行口罩令、社交隔離、疫苗接種;並施行財政刺激和寬鬆貨幣政策推動美國經濟復甦。

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美聯儲先後通過降息至零利率、無限量化寬鬆(QE)等手段緩衝疫情衝擊。考慮到美國2021年疫情嚴峻、經濟低迷,預計2021年仍將維持低利率貨幣寬鬆環境。

2、拜登上臺後將聯合盟友制衡中國

拜登上臺後將以修復美國經濟爲首要任務,內政先於外政;而其外交思路,修復盟友關係優先於對華施壓。

拜登與特朗普均將中國的崛起視爲對美國的挑戰;但在對華策略上,拜登反對特朗普的單邊遏制、逆全球化的思想,希望通過聯合盟友制衡中國。

二、2021年中國經濟:

經濟持續恢復,但不宜盲目樂觀

2020年3月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出口、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是主要拉動力量。

房地產長期看人口,區域分化將是未來的主流。

出口面臨下行壓力,但仍有韌性。2021年隨着疫苗大面積使用、歐美疫情逐步緩解,“疫情受益型”出口將放緩,但歐美需求端修復料將加快,海外供需缺口難以快速收窄,出口仍有韌性。

就業形勢嚴峻,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居民收入下降,導致消費和物價低迷。小微企業是解決就業的主力。

三、2021年三大風險點

1、不要對拜登上臺後的中美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樂觀,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

2、謹防觸發重大金融風險

以永煤違約爲代表的信用債風險集中爆發並非偶然。打破剛兌可以,但絕不能惡意逃廢債。一些殭屍企業,債務風險已經難以掩蓋

建議:貨幣政策不宜過快收緊,謹防觸發重大風險;金融監管政策與流動性管理工具相互配合,房地產宏觀審慎管理制度、資管新規、MPA考覈是三大抓手;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維護金融安全。

3、疫情形勢仍存在反覆風險

海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全球當日新增病例近70萬,尚未出現拐點;其中,美國日新增近20萬,印度、俄羅斯、巴西3萬左右,意大利、英國、德國和法國超1萬。

四、中長期三大挑戰

1、中美貿易摩擦的本質是在位霸權國家遏制新興大國崛起,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

2、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嚴峻,人口危機漸行漸近。

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生育意願大幅降低,出生人口大幅減少。

3、亟待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積極性,建立高質量發展機制

一是建立高質量發展考覈激勵地方政府,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提高質量和效率、減少行政干預;二是帶動企業家積極性,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改善中小創新型企業融資。健全和完善市場機制,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六、七大建議:

新週期、新基建、新戰略

1、大力推進“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

“新基建”兼顧短期擴大有效需求和長期擴大有效供給,兼具穩增長、穩就業、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綜合性重大作用,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我們率先倡導“新基建”,引發社會各界大討論,最終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

2、加快推進以城市羣都市圈爲主導的新型城市化。

從國內外經驗看,城市羣都市圈化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科學規律,尤其在城市化中後期,人口和產業的區域集聚效應將更明顯。城市羣都市圈更具生產效率,更節約土地、能源等,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是中國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重點。我們長期旗幟鮮明倡導“城市羣都市圈”的新型城市化,尊重人口遷移聚集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事關國家興衰和民衆福祉,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若不抓緊調整將嚴重影響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我們長期呼籲,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

4、打通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雙循環”

資本市場在促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是構建“雙循環”的關鍵抓手。在資產端,資本市場精準匹配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助力國內產業鏈做大做強。在資金端,資本市場匹配不同種類資金風險偏好,實現社會財富的滾動增值。

5、大規模減稅降費

從碎片化、特惠式減稅轉向一攬子、普惠式減稅,全面降低企業所得稅、製造業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稅率,提高企業和居民的獲得感。同時,通過簡政放權和機構改革,壓縮冗餘人員及支出,調動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

6、以中美貿易摩擦爲契機,大力推進對內對外開放

中國應保持歷史的大局觀和清醒的戰略定力,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建設高水平市場經濟和開放體制,建設自由平等、以人爲本的公民社會,我們的世界觀和意識形態自然會得到世界的認同,歷史和人民最終會給出最公平的答案。

7、確立新的長期立國戰略——新戰略

從過去幾百年新興大國崛起的歷史來看,當前所面臨的貿易戰、經濟戰、資源戰、金融戰等都是無法避免、必須面對的,需要卓越偉大的領導人、凝聚人心的夢想願景、高超的戰略智慧、縱橫捭闔的外交佈局、堅決靈活的執行力以及全方位的人才。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ixintuo)合作共贏,

信託從業十年,參與管理信託資管計劃超100億。

你若喜歡,點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