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魚缸裏的血鸚鵡魚褪色了?或有這幾種可能…

導語

衆所周知,渾身紅彤彤、看起來喜氣洋洋的血鸚鵡魚是非常受歡迎的觀賞魚之一,寓意紅紅火火、事業興旺。但是,有時候因爲基因、餌料、環境、受驚嚇、燈光、生病、產卵、水溫水質變化等情況,也會導致血鸚鵡魚褪色。鑑於此,我們今天就其中的幾點可能情況進行簡單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受驚

新魚過水入缸,剛開始一般都比較膽小,大都需要有一兩天的適應過程。頭一天不必餵食,關燈靜養,之後逐漸增加餵食量並進入正常飼養過程即可。當然,如果魚缸裏有缸霸的存在,還要爲新魚提供足夠的躲避空間,經常開燈,餵食前敲敲缸,讓新魚逐步適應環境。

水溫

寵派養魚大全

長相胖嘟嘟非常討喜的血鸚鵡魚體格強健,食性雜,比較喜歡23-28攝氏度、溶氧充足、水質優良的水體環境,一般都比較皮實好養。但如果水溫長期過低或水溫驟變、水質不良,則會導致血鸚鵡褪色、生病、趴缸扎堆等問題。

餌料

寵派養魚大全

血鸚鵡的餌料如果長期單一且缺少營養,就會出現褪色。多曬太陽,給血鸚鵡適當補充一些富含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蔔素”等天然色素的專用飼料,可以幫助其增加體色。

△圖片作者:wsywsnd

環境

寵派養魚大全

鸚鵡魚體色發白褪色,還有個別的魚已經縮鰭,還可能和水質不良、水溫過低、環境不適或缺氧等等有關。這時候就有必要根據實際需要調節水質,平時少量勤換晾曬或困過的等溫水,加強過濾和爆氧,做好水質保養。

△圖片作者:呵呵噠的33

另外,鸚鵡魚一般適合在溶氧充足的裸缸內飼養,過多的石塊等會造成糞便和餌料殘渣滯留石縫和缸底,如果再加上換水不及時、過濾和排污不給力,就會影響水質。

體質

寵派養魚大全

血鸚鵡本身就是一種雜交魚,性狀基因不穩定,而且市面上不少血鸚鵡雖然看起來紅彤彤的,但實際上可能是打了增紅劑或喫了增紅素。一旦飼養不周到,例如存在缺氧、水溫低、水質不良、餌料不適等情況,這些血鸚鵡就容易褪色,甚至很快死亡。這種情況只能儘量挽救。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本文未經授權謝絕商業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感謝關注。

你還知道哪些血鸚鵡褪色的可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