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化的咔咔:最近要把機器機械硬盤換成固態硬盤,請問國產顆粒的產品可以放心購買嗎?

小獅子:國產顆粒最近很是揚眉吐氣了一把。先說答案,值得購買。具體產品上,我們推薦光威的奕Pro系列。實不相瞞,我們的評測實驗室最近就經常拿這塊SSD搭建評測平臺,沒有出現明顯的拖後腿現象,性能很是令人滿意。

它的主控方案爲憶芯、閃存顆粒爲長江存儲、緩存爲長鑫,製造廠商爲嘉合勁威,都是業內可靠廠商。緩存512MB~1GB,因此我們的評測結果顯示讀寫速度基本達到官方標稱水平,性能表現優異。

細節上正面自帶石墨烯複合散熱貼,有着不錯的散熱效果,包裝裏還自帶螺絲和螺絲套,比較用心。質保也有5年,完全達到了一線品牌的水平,可以放心購買。

除此之外,致鈦的國產顆粒產品也是值得信賴的,這裏就不贅述了。

@冬瓜大叔:最近想加一塊SATA固態硬盤,初步選定三星品牌。我對高速寫入的要求不大,只要求高速讀取。其次就是我硬盤主要裝遊戲,偶爾剪剪視頻,遊戲大小基本都是10GB-100GB的,例如什麼《守望先鋒》、GTA5、CS:GO什麼的。該選860EVO還是860QVO呢?

小獅子:首先,860QVO目前在市面上基本處於存貨銷售狀態,三星目前新推的SATA接口QLC產品已經是870QVO了。這款產品相比860QVO,這款產品的TurboWrite可變寫入緩衝空間得到擴大和升級,因此QD1隨機讀取性能提升了13%,持續隨機寫入性能也提升了31%,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560MB/s,順序寫入速度則達到了530MB/s,所以即使要選擇QLC產品,建議也選擇最新的870QVO。

其次,從你的需求來看,870QVO的順序讀寫性能(560/530MB/s)在紙面上的確是稍微領先於860EVO(550/520MB/s),而且這一代產品爲了提高QLC SSD的數據可靠性還加入了ECC糾錯碼校驗技術,但也需要留出更大的剩餘空間用於緩存,所以綜合性能來看,相比860EVO提升是有限的。視頻剪輯和遊戲場景預載是需要頻繁進行後臺隨機讀取的,這種情況下,兩者性能沒有根本差異。

最後來說說價格和質保。同樣1TB容量情況下,870QVO的確要比860EVO便宜近200元左右,但這也是犧牲了質保可靠性換來的。860EVO 1TB目前是5年/600TBW質保,而870QVO則只有3年/360TBW,幾乎只有一半的質保壽命,其可靠耐用性是大大不如860EVO的。

因此綜合來看,在預算充裕情況下,建議仍然選擇TLC顆粒的860EVO。

@匡扶漢室:換了一塊硬盤重裝了系統,開機突然出現OEMSY is missing和Press CTRL+ALT+DEL to restart的黑屏提示,請問該怎麼辦?

小獅子:這是硬盤可能被開啓了磁盤壓縮功能又沒有正常工作導致。請用WinPE的U盤啓動系統,然後進入磁盤管理器,找到系統盤(注意,這時候可能系統盤的盤符不是C或者D,要根據分區空間大小和裏面的文件夾內容來進行判斷),然後點擊右鍵,選擇屬性,把“壓縮此驅動器以節約磁盤空間”的選項的勾選狀態去掉,確認後再重啓系統。

@Dobo:電腦本來好好的,結果突然玩着玩着顯示器鍵鼠無信號,主板CPU燈亮,然後按開機重啓鍵也沒反應。只好拔電源關機,但再插上電源也沒用,然而等一段時間又可以開機了。只要玩遊戲一會兒,就會繼續這樣,然後等幾個小時自己又好了,現在就是隻能開機不能玩遊戲了,到底是什麼原因?

小獅子:因爲不是主板無法上電,而是可以上電並正常使用,玩遊戲纔出現這樣的問題,那麼就是CPU負載增加纔出現問題,那麼晶振和南橋及I/O芯片出問題幾率就不高。問題很可能出在溫控上。

1.檢查一下CPU風扇是否在正常轉動以及轉速如何,如不正常建議更換風扇。

2.然後把主板BIOS裏的CPU過熱保護選項打開檢查,看看自動報警和自動關機的溫度設置是多少,是否設置過低,或是BIOS監控裏已經顯示CPU溫度較高。如果是,證明是CPU散熱不良。請取下CPU檢查散熱硅脂情況以及和風扇的接觸情況,根據情況添加更換硅脂或重新安裝風扇保持良好接觸。

3.根據用戶社區反饋,部分B460M主板存在一定的內存兼容性問題導致CPU燈亮問題,以上兩個方法無法奏效的時候,請重新拔插一下內存條,清潔內存條金手指,或更換內存條插槽嘗試。

4.極端“倒黴”情況下,也可能是主板CPU供電或底座鬆動引起問題。請先檢查主板供電插口是否有接觸不良和鬆動現象,如有,請重新插好或更換一條主板供電線。再檢查主板上的多相供電單元是否有脫焊、鼓包等現象,如有,需要送修;以上都排除後故障依舊,請再重新安裝一次CPU和風扇,並檢查主板背面CPU底座焊點是否有脫焊鬆動現象。如果有,請送修。

啊林林:馬上要到寒假了,萌新想要開個遊戲直播試試,目前還是小白階段,是不是要裝新電腦,配置應該怎樣呢?

小獅子:是否需要新裝電腦取決於你現在的電腦配置。由於這位玩家沒有提供自己的遊戲信息,所以我們默認以PUBG爲例。對於非專業遊戲主播來說,其實對配置要求不是特別嚴格,如果不考慮一定需要高幀率(>144fps)進行遊戲的話,那麼使用一臺中端配置的主機(如Intel i7 10700,AMD R5 5600X,NVIDIA RTX 3060 Ti/RTX 2070及以上,建議使用N卡直播 )即可開播。但是記得一定要在OBS(或對應的平臺推流軟件,如鬥魚、虎牙等)中開啓NVENC硬件編解碼,否則使用軟件編解碼會對處理器造成太大壓力從而導致遊戲幀速大幅下降,而使用顯卡NVENC硬件編解碼對幀率影響只有不到10%左右,對於新手來說完全可以接受。

mmmaaaooo:我看很多主播都在用採集卡來直播遊戲。但是市面上便宜的幾十塊都有,有什麼區別嗎?有什麼推薦的嗎?

小獅子:採集卡在不同價位上的產品主要在採集分辨率、採集幀速、輸出碼率、環出分辨率/刷新率等方面有差異。另外不同的產品在易用性和穩定性上也有很大的區別。目前主流遊戲採集大多推薦圓剛和elgato(目前已被美商海盜船收購)的採集卡,針對不同定位都有相關產品。而elgato的採集卡在驅動方面比圓剛更穩定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