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貝殼研究院發佈了《2020年貝殼研究院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主要盤點了2020年各大城市的二手房房價降幅。

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北廊坊。

01 京津冀一體

過去十幾年裏,我們一直奉行着一個不變的法則——

要想富,先修路。

城市規劃永遠在路上,交通縱橫穿插,在修路概念最火的2016年,一夜之間冒出了42個三線城市準備修地鐵。

緊隨其後的,就是周邊房價的連番上漲,就跟大夥兒都商量好了似的。

廊坊的房價就是在2016年漲起來的。當時環京概念炒得如火如荼,各種交通規劃說得天花亂墜,房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轉過頭到了2017年,廊坊的均價就直接竄上了2萬/㎡。

沒想到,緊接着的就是一詔“北京3·15樓市新政”,房價跌的跌,購房者跑的跑,只留一地雞毛。

12月18日,貝殼研究院發佈了一份《2020年貝殼研究院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其中廊坊排在榜單第一,降幅達到8.4%。

同廊坊房價同呼吸共命運的,還有京津冀“難兄難弟”組合——天津跌幅3.1%,石家莊跌幅2.6%。

“老大哥”北京也跟着跌了,下降幅度不大——0.8%。

北京的這一波房價降幅裏面,還有一點兒“玄機”——北京的二手房市場正在回暖,先跌後漲。事實上,北京的二手房在今年的漲幅已經蠢蠢欲動多次了,5月更是躍居爲全國二手房房價漲幅第一名。

另外,北京樓市的成交量也在增長,從12月1日到12月20日,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11726套,跟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上漲了31.4%。

如此看來,北京可能要拋棄“津冀”這兩兄弟了。

02 山東雙子星

在榜單中位列榜眼、探花的,是山東的青島和濟南,降幅都超過了3%。

青島房價下跌,跟政策的嚴控密切相關。2018年上合峯會前,青島房價藉着東風漲了一波。爲了壓住這波上漲的“歪風邪氣”,青島直接祭出了大招——5年限售。

這波大招直接卡住了青島的脖子,從上合峯會以後,青島的房價就開啓了下跌之路。社科院數據顯示,從2018年7月至今,二手房房價下跌22.8%。

有不少人不願看衰青島房價,認爲“外地投資客走了,所以從整體上看青島房價是降了,事實上青島核心區域的房價還在不斷上漲,這些區域仍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不過這個說法直接被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打臉了。數據顯示,從2019年2月到2020年11月,青島的二手房價連續下跌了13個月,只有2020年6月、8月出現上漲,其餘月份都在下跌。

同樣,作爲“山東雙子星”另一星的濟南也跟青島一樣,房價下降了好幾輪。

如果要“比慘”,那麼濟南應該比青島更慘:因爲濟南是目前唯一一個房價連續下跌18個月的城市。

03 省會在抗壓

河南省會鄭州的房價也出現了同比下降,降幅爲3.4%。

鄭州樓市已經供過於求很長一段時間了,截至今年9月,鄭州的二手房總數已經超過10.4萬套。二手房的掛牌量在不斷攀升,但這並不妨礙鄭州新建住房的增多——數據顯示,9月鄭州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面積同比增加110%,在100個城市中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清遠。

而在供過於求的背後,還有購房者、房企、二手房東以及城市本身這四方的博弈。有業內人士如此總結鄭州房價下跌的原因——

一是房價長期陰跌,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濃烈;二是房企大打價格戰,以價換量;三是城市分化加劇,配套成熟的城區更顯優勢,遠郊房價下跌;四是鄭州新房、二手房庫存大,短期去化困難。

《河南商報》在此前發表了一篇文章,內文如此點評鄭州樓市——

大夥都在抗!

畢竟,鄭州樓市限購限貸的政策至今還沒放鬆,在這樣的態勢下,大衆對於樓市的熱情自然也是不斷下降,這不只能接着“抗”嗎?

和鄭州一樣還在“抗”的,還有貴州省會貴陽。

在貝殼發佈的這份房價下降城市的榜單中,貴陽房價以3.3%的跌幅位列第五名,次於廊坊、青島、濟南、鄭州,高於天津、石家莊、長春、北京、中山,是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事實上,貴陽的房價也曾藉着2016年的東風大漲過。數據顯示,從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貴陽二手房房價上漲了12.8%。在這樣的基礎下,貴陽的樓市調控逐漸加碼,房價這纔得到控制。

04 房價有泡沫?

中國的房價到底有多少“泡沫”?誰也不知道。

在貝殼研究院發佈的這份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中,除了房價下跌的城市,還列出了一個房價最高的城市榜單,深圳、北京、上海名列前三。

此前有媒體統計過2010年12月至2020年8月中國217個城市的房價漲幅排名,如今看來,實在讓人感慨萬分。其中,深圳以10年334.6%的漲幅位列第一。

緊隨在後的是廈門、東莞,漲幅超過200%。

其餘城市或多或少都漲了,漲幅不算小。北京、上海的基數在十年前已經夠大,但仍然能夠撬動上漲的槓桿,在過去十年裏,北京房價漲幅爲176.5%,上海漲幅爲138.4%。

跌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叫大慶,另一個叫溫州。

大慶是因爲資源枯竭。

溫州是因爲樓市調控。

05 結語

說了這麼多,站長其實想說的就一件事——

房價,的確是被調控的。

無論是京津冀一帶,還是山東雙子星,又或者鄭州、貴陽,只要嚴控了,房價肯定都得向下走。

在樓市調控這一塊,做得最好的是長沙。

今年7月,深圳住建局一行人遠赴湖南,在交流數日之後,回來就推出了深圳近年來最嚴樓市調控“7·15新政”,強行給樓市降了個溫。

後來又傳出東莞住建局前往長沙學習,當時可是急壞了一大批開發商。

什麼手段能打擊房價,其實大家心裏都門兒清——前段時間,住建部在《建設工作簡報》第79期刊載題爲《長沙市落實主體責任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的文章,對長沙在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面的經驗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向全國範圍推廣。

至於學不學,可能還得看地方。

畢竟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土地財政這個漩渦裏掙扎,不是說上岸就能上岸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