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祕望靖東離職後,格力電器曾於11月16日發佈了一條轟動消息:董事長董明珠將代行董事會祕書一職,直至公司正式聘任董祕。

如今,身兼二職的董小姐終於能歇歇了,因爲格力電器董祕終於迎來了合適的繼承者——12月27日,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董事會同意聘任鄧曉博先生爲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祕書。此外,還同意聘任舒立志先生爲公司副總裁,任期自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據公告,鄧曉博今年11月加入格力電器,2015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陝西煤業化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簡稱陝煤集團財務公司)擔任董事長一職。

好傢伙,這位董祕來頭不小——以前也是個董事長!

01 前任董祕的風波

新董祕上任了,我們還是有必要再聊聊格力前董祕望靖東。

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此次會議中,望靖東被推選爲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董明珠則再度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此後,在關於董明珠的“接班人”話題討論中,望靖東也是備選名單的其中之一。

而2020年8月17日晚間,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望靖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祕書職務,辭職後,望靖東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本被看好的望靖東在8月突然辭職,一度讓輿論充滿疑問。直到後來一則官方處罰決定,似乎給這個疑問拋出瞭解答——11月2日,廣東省證監局在官網披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

內幕交易發生在2018年格力電器增持海立股份期間。喻筠與內幕信息知情人望某東關係密切,二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存在4次電話聯繫。

廣東證監局最終決定,沒收喻筠違法所得921706.02元,並處2765118.06元罰款。

那麼,這則行政處罰的背後透露了什麼內情呢?對此有媒體報道稱,喻筠與內幕信息知情人望某東關係密切,二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存在4次電話聯繫,且喻筠在與案外其他人微信聊天時,明確提及“有錢買海立,明天公告了”。

報道指出,“望某東”在格力打算買入海立股票的前夜,把消息告訴哥們兒喻筠,然後喻筠偷偷加倉買入,2018年5月30日-7月2日期間,買入海立股份930300股,合計1000萬元;2018年6月27日-7月9日期間,賣出海立股份930300股,合計1090萬元,前後獲利90萬。

至於“望某東”是不是望靖東,榜姐就不下定論了,懂的自然懂。

02 董小姐的尷尬

今年1月2日格力電器的股價是每股65.7元,而12月27日的股價是59.21元,今年至今股價降幅達到9.88%,目前市值爲3561.91億。

我們再來看看格力的老對手美的。1月2日,美的集團每股收盤價爲58.15元,而12月27日每股收盤價爲93.58元,今年至今股價漲幅60.93%,目前市值6574.82億元。

面對股價接連受挫,格力電器首次開啓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累計回購股份94184662股,支付總金額51.82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家電行業本質上和房地產深度捆綁,近幾年隨着“房住不炒”的政策落實,家電行業也受到波及。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19年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規模同比下降了4.3%。這也是自2012年以來,家電市場銷售規模的首次負增長。而今年突然襲來的疫情,更讓家電業集體遭遇寒冬。

寒冬之中,家電企業的進擊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品類拓展,比如疫情期間很多小家電火了;第二是渠道拓展,線下轉線上;第三個就是轉型,從家電轉型至非家電領域,在保留家電基本盤的情況下,打出一片新天地。

但以上三條突破路徑,格力走得都不順。

先從家電品類上看,格力身上貼着太過明顯的空調標籤,它的晶弘冰箱你可能還聽過,但它的洗衣機、燃氣竈,你大概率感到陌生。2019年,格力電器2000億營收中,空調佔了1400億,營收佔比高達70%;冰洗沒有單列,說明規模很小;小家電業務近年發展勢頭不錯,但收入只有55億,佔比僅3%。

除了空調,我們並沒有看到格力在其他品類上有亮眼的表現。

再來看美的,美的2019年的收入結構中,空調收入1196億,比43%;冰洗+小家電的收入1096億,佔比39%。很明顯,在空調以外其他家電上的收入,美的碾壓了格力。這也使得美的的業績會更平滑一些。

格力也想求變,董明珠想抓住直播電商這個風口,今年以來她已累計直播帶貨7場,從第一場的23萬到最近一場的101億,格力似乎已經摸到了一些帶貨的門道。

但是,董小姐的直播帶貨和李佳琦、羅永浩們不同,在她直播間下單的主要是經銷商——這些經銷商以前從銷司和代理商那裏拿貨,現在直接從董明珠直播間拿貨。

當然,也有一部分產品是直接賣給消費者的,但這部分消費者,原先就是線下的客戶。比如說,一個消費者本來打算今天去買一個空調,但經銷商告訴他明天董明珠有直播,到時下單有優惠看,這樣,一筆直播的訂單就形成了。

董明珠的直播,更像是一場營銷活動,而不是直播帶貨。董明珠通過這種直播帶貨,其實是在做渠道變革,只是這裏牽着的利益仍舊非常複雜,變革起來也並不容易。

2016年,格力曾打算以130億的高價收購銀隆新能源汽車。但這筆收購最終被格力電器股東否決了。如今銀隆新能源已經倒下,看來董明珠真應該感謝當初在股東大會上被他鄙視的機構股東和小散們,正是他們,阻止了格力一次失敗的冒險。

當然,董明珠也很倔強,上市公司投資不成,她就自己自掏腰包,分兩次投了20億,最終魏銀倉逃到美國,銀隆一地雞毛,董明珠現在還在用格力的分紅還債。

新能源汽車是董明珠最失敗的一筆投資,而被羣嘲最多的則是格力手機,在那個賈躍亭、羅永浩們都在做手機的年代裏,格力也出過一款開機畫面帶有董明珠頭像的手機,結果當然也是失敗的。

董明珠可能是世界上最熱愛格力的人,所以66歲的她纔會依然勞心勞力地活躍在直播間。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折射出格力沒有接班人的尷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