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痙攣性斜頸

吳某,女,23歲。左側項強伴陣發向右斜頸三週,於骨傷科診爲環樞椎半脫位,手法復位後,項強斜頸依舊,精神愈益緊張,致使發作之頻率及強度反而加劇,遂來針刺。脈浮弦沉弱,舌暗有齒痕尖紅,苔白微膩。

    《靈樞●刺節真邪》:“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虛風即邪氣,而“邪之中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於腑,中於陽則溜於經...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

    援物比類:“ 東方生風,風生木.....在體爲筋,在髒爲肝....在變動爲握...腎生骨髓,髓生肝”。爲之取腎原太溪以療此風木之疾,立竿見影,六次痊癒。

(四十二)半側顏面痙攣

劉某某,女,46歲。八年前因驚恐悲傷導致左半側面肌陣發不規則顫搐,始爲眼輪匝肌之間歇顫搐,繼而擴展至面部、口角及頸部。痙攣每於精神緊張、疲倦、自主運動及受到注意時加劇,入睡後完全歇止,閉目時口角痙攣,示齒時眼肌顫搐。脈浮弦沉弱,舌暗紅,苔薄白。

    《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其病引缺盆及頰,卒口僻。急則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不勝收,故僻”。此乃辨別面肌痙攣與面癱之綱要也。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太陽爲目上綱,陽明爲目下綱,太陽寒水主氣而爲開,故寒則筋急而目不合,合則引頰移口;陽明燥熱主氣而爲闔,故熱則筋縱而目不開。不開者,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無力開闔也。故頰筋有寒則引頰移口而爲僻,左筋急,口僻於左,有熱則筋縱緩不收而爲僻,故左筋緩而口僻於右也。

    援物比類:太陽與少陰爲表裏,腎者胃之關,調腎以治,針太溪,二十次基本痊癒。

(四十三)心悸、怔忡

心悸是自覺心跳異常,心慌不安,多由情志所致.怔忡多爲器質性心臟病所引起,如伴發於冠心病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或心房纖顫等,屬心陰不足,虛火內熾,擾動心神或七情鬱結,心氣不舒,鬱久化火,火熱傷陰而陰虛火旺之所致,久之氣陰兩虛及脈絡痹阻亦均可導致是症,針刺太溪以使水火相濟則皆可收效。

病例一蘆某,男,60歲。1979年患腦血栓形成後遺右側偏癱。1980年始又時發心慌心跳,每次發作少則數小時,多則數日方止。經西醫診斷爲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982 年11月6日發作時來我院診治,自訴心慌心跳,心中煩亂,頭暈目眩,耳鳴,口乾苦。心率170次/分。舌質及兩顴皆紅,苔薄黃,兩脈細數。

    援物比類:此乃陰虛火旺之怔忡,爲之用巨刺法,針右太溪,針入病已,心率恢復至80次/分。

病例二張某,男,65歲。患高血壓二十年,冠心病十餘年。來診時心慌頭暈三天,既往有類似發作史,於某院診爲心房顫動,併爲之毛地黃化,面紅,脈短絀急促,舌質紅而光絳無苔。血壓170/110mmHg,即刻做心電圖(僅舉V,爲例)示: p波消失,代之以形狀相同的鋸齒形F波,頻率360次/分,心室率迅速勻齊,呈2: 1 房室傳導,診斷爲心房撲動.呈2: 1傳導。

    援物比類:此乃水火不相濟而致之怔忡,爲之針太溪以交通心腎,未及髮針怔忡已,尚稍心悸,再做心電圖示: P波消失,代之以不規則的f波,頻率500次/分,心室搏動完全無規律,診斷爲心房纖顫,翌日之心電圖示: P波出現,形狀大小均正常,根據全部導聯診斷爲大致正常心電圖。

(四十四)無脈症

大動脈炎是累及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全動脈炎,可能爲一種非特異性炎症,臨牀分爲頭臂動脈型、主一腎動脈型、廣泛型、合併肺動脈狹窄型。病因不明,誘因有自身免疫學說、內分泌異常、遺傳因素等。

    本人自1977 ~ 1998年,以針藥結合治療大動脈炎13例,其中女8例,男5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56歲。頭臂動脈型9例,廣泛型4例。均系經核素腎圖、腎掃描、腎動脈等造影、X線檢查,確診爲無脈症、主動脈弓綜合徵、非典型性主動脈狹窄,屬大動脈炎疾病。1998 年以後又單用針刺治療了6例該病,皆取得了較爲滿意的療效。茲舉例報道如下:

    案1:男,54歲。患者於1976年11月左上肢發現紫斑,繼而左肩臂乏力、發涼,左橈動脈搏動明顯減弱,至1976年12月10日,因左橈動脈搏動完全消失及左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且曾昏厥而由外地轉至北京某總醫院,診爲多發性大動脈炎,住院治療4個月,1977 年4月14日來我處就診。訴:頭昏、口苦,記憶力減退,左上肢發酸、乏力麻木、發涼,左下肢亦乏力,運動後及人夜加劇,大便祕結,小便數。查:左寸口及肱動脈搏動皆消失,左趺陽及太溪脈搏動亦明顯減弱,舌胖大而質微紅,證屬氣陰兩虛,脈道不充,血行阻滯,膀胱氣化失司,腎竅不利。予溫腎通陽、益氣養血活絡之治,用當歸四逆合補陽還五湯加減。用溫補法,刺太溪、太淵、內關。藥用:生黃芪90g,當歸10g, 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6g,地龍10g,細辛3g,木通6g,生地黃30g,桂枝6g,肉蓯蓉10g,每日1劑,共服40劑。針刺間日1次,共針22次。患肢酸重麻木、發涼等症盡失,寸口、太溪、趺陽諸脈盡現。左上肢BP 14. 7/9.33 kPa,追訪10年,一如常人。

    討論:氣爲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經氣虛則血流乏力。陽損及陰,陽虛血弱,則脈道不充而血愈留滯,患者脈證屬氣陰兩虛,所治當重用益氣、佐以養血活絡之法,因而用補陽還五湯和當歸四逆湯加減,並結合針刺以治。當歸四逆,出自仲景傷寒,乃治厥陰髒厥輕證,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之劑,補陽還五系清代王清任用以治療痿廢之方。仿補陽還五,重用味甘而薄之黃芪以益陽,陽生陰長,有形之血因之而得生;當歸味甘而厚,能滋陰養血,黃芪數倍於當歸,使當歸補血之力益雄;酌加生地黃,既可滋陰養血,又可防止助陽過劑灼陰之弊。血爲氣根,血足則氣得涵養。陰陽互根,氣生血,血藏氣。佐以赤芍、桃仁、紅花、川芎以活血,地龍通經活絡,桂枝、細辛散表裏之寒、溫通經脈,肉蓯蓉滋腎強陽滑腸,木通通利血脈,於是手足溫和,脈亦復常。

    大動脈炎是很難治癒之疾患,中醫文獻雖有用陽和、顧步等湯爲治之記述,但治癒實例尚少報道。本人據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理論,用補陽還五及當歸四逆湯加減,並結合針刺治療此病,獲較爲滿意之療效,不言而喻,針刺也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內關爲手厥陰心包之絡,包絡代心行事,心主血脈。太淵系肺之原,肺朝百脈。太溪乃腎之原,腎者先天之本,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滋肝木,貫中土,而上濟心肺,腎者主液入心化赤而爲血,流溢於衝任爲經血之海,佈散於外而養肌肉,生毫毛。

    案2:女,20歲。1999年1月用餐時,左手突然失用,繼而昏厥,臥牀後片刻,諸症消失。翌日晨起,因胸悶氣急、左上肢發涼,而前往某院就診,測血壓右上肢爲30. 7/4. 0 kPa,左上肢未能測出,經心電、超聲等檢查又發現左心擴大。住某醫院4天后診爲複發性大動脈炎( 頭臂型)合併輕度肺動脈狹窄,住院治療3個月,非但頭緊頭昏,左上肢發涼依舊,左上肢仍不能測得血壓,而且右上肢之血壓升爲34. 7/0 kPa,遂將強的松增至每日40mg並增服某些其他藥品,因仍無改善且不能手術故出院。於1999 年11月30日來我處就診。訴:頭緊、頭沉,心悸、氣短,左上肢發涼,周身乏力。查:右脈滑疾,左脈無,右上肢血壓32.0/0 kPa,左上肢未測出。針刺雙太溪、太淵、內關,間日1次,30次後,諸症皆減,左寸口及肱動脈皆有搏動但較弱。右寸口亦不似前之滑疾。左上肢血壓8.0/4.0 kPa, 右上肢26. 7/5.33 kPa。之所以列舉此例,概因其病異常複雜,除前述之症徵外又發現主動脈瓣、三尖瓣、肺動脈瓣關閉不全,升主動脈增寬,肺動脈高壓,左室功能減低等一系列心功能不全之症徵,用藥不能逆轉又不能手術,而用針刺卻能使之在短期內有所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