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在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的條件下,截至12月24日,3744只個股中僅有1929只漲幅爲正,佔比約52%,這表明年初以來持股不動的人至少有一半是虧錢的,更不用說短線頻繁進出者了。可大盤指數今年漲了接近400點,如何解釋這賺指數不賺錢的市場呢?

原因之一是,隨着外資和機構在A股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大,價值投資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退市新規更是對績差股、問題股構成重大威脅,兩市個股出現兩極分化,優質股迭創新高,劣質股迭創新低,因此,那些還抱着老觀念等待劣質股反彈的人,一直到年底都沒有盼到反彈的那一天,從而導致虧損。

原因之二是,機構抱團取暖,抱團個股只是兩市一小部分個股,這樣導致抱團個股新高不斷,而沒有機構關照的個股跌跌不休。

原因之三是,隨着A股體量的增大,資金捉襟見肘,所有板塊所有個股同漲共跌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結構性行情取代單邊行情非常明確,部分板塊的迭創新高是以部分板塊的迭創新低爲代價的。如白酒板塊、大消費板塊、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全年大漲是分流了諸多板塊的資金才得以上漲的。因此,七月初以來,大盤一直圍繞箱體震盪,指數並沒有怎麼漲,而這些板塊的很多個股卻翻番了,指數不漲而部分個股翻番,自然是建立在部分個股腰斬的基礎之上的。

正是因爲有了上述認識,雖然我們不看好四季度大盤指數行情,但我們堅定看好結構性板塊行情,因此,到12月中下旬之際,我們不顧大盤的調整而提前完成春季行情的佈局新能源汽車、大消費、科技三大板塊。

下面再說說今日盤面的幾個特點:

1. 連續大漲的新能源汽車板塊昨天大幅調整一天,今天便陽包陰大漲,說明該板塊的確是行情的主戰場,稍有回調便有資金奮勇搶進。昨天的龍虎榜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昨天新能源汽車板塊大跌,多隻個股跌停,但晚上的成交回報顯示,多隻跌停的個股都有多家機構逆勢大舉買進。

2. 今天大盤的中陽線沒有得到成交量的有效配合,滬市量能較昨天下跌反而縮量40多億,屬於縮量上漲。縮量上漲一般被理解爲多方能量不足,但也可以理解爲拋壓減輕。今天是年底結算資金最後的撤離日,年底必須撤離的資金基本已經撤離完畢,因此,今天的縮量中陽線可以理解爲拋壓減輕。

3. 近期做空大盤的主要力量來自以芯片半導體爲首的科技股。今天龍頭中芯國際終於止跌回升,拉出一根放量大陽線,這不僅確立了該股的大雙底結構,也結束了芯片半導體指數近期跌跌不休的趨勢,對科技板塊乃至整個大盤意義重大。不想追高新能源汽車和大消費的穩健投資者可以將目光轉向科技板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