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等人飾演的歷史古裝劇《大秦賦》,於近日正式落下帷幕。

這部電視劇雖是以秦王嬴政統一六合爲主劇情,不過,該劇同樣也集合了戰爭、宮鬥、政治、愛情等不同元素。

即便《大秦賦》已正式完結,但仍有不少經典橋段,還是讓觀衆們津津樂道。

比如當嬴政“仲父”呂不韋服藥自盡之後,張魯一飾演的嬴政,突然放聲大哭。不顧衆位大臣勸阻,執意要攻打趙國,爲呂不韋報仇。

這段劇情中,張魯一用極具爆發的演技,完美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知恩圖報的嬴政形象。

此外,《大秦賦》裏有三位女性角色,深深影響着秦王嬴政的一生。她們分別是嬴政的生母趙姬,妻子羋華,還有嬴政的奶奶華陽夫人(不是親生)。

趙姬與嬴政相依爲命,歷經千辛萬苦才從邯鄲逃回咸陽。

不過,趙姬因寵幸嫪毐,還生下子女,後來居然企圖殺掉嬴政。趙姬這個狠心的舉動,讓嬴政雖然沒有結果她的性命,但趙姬最後也是孤獨終老。

另外,昌平君羋啓的女兒羋華,在劇中與嬴政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戀愛。並且嬴政寧願悔婚,也執意要娶羋華。小兩口婚後感情美滿,羋華還爲嬴政生下了公子扶蘇。

可好景不長,昌平君羋啓叛逃出秦國,在楚國自立爲王。羋華爲了兒子扶蘇不受到連累,主動請死。嬴政雖沒有爲難這對母子,可也與她們產生了隔閡。

除此之外,還有對秦莊襄王有着知遇之恩的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的扮演者是著名女演員鄔君梅,起初,華陽夫人是一位不顯山,不露水的角色。

直到秦莊襄王染病去世之後,華陽夫人卻突然發動政變,意圖擁立成蟜成爲新王。

最終,嬴政成功登上王位,華陽夫人則是雞飛蛋打,只能在冷宮中度過餘生。

所以從電視劇來看,與嬴政頗有淵源的這三位女性角色,下場都並不好。

尤其是華陽夫人,原本她與嬴政父子並無任何隔閡。可爲了一己私慾,招致華陽夫人從被人前呼後擁的王太后,轉爲階下囚,其結局不可謂不悽慘。

結合《大秦賦》劇情,再對照真實歷史分析,已經權傾天下的華陽夫人,爲何還要貿然發動宮變?

先簡單介紹下華陽夫人基本資料,她出生於約公元前296年,乃楚國貴族後裔。

秦惠文王嬴駟去世之後,嬴蕩成爲新一任秦王,後人尊稱嬴蕩爲秦武王。

不過,秦武王嬴蕩來到洛邑皇宮中貿然舉起九鼎,卻不慎被九鼎其中的“雍州鼎”砸斷臏骨(膝蓋骨),很快便因流血過多而亡。

秦武王嬴蕩去世之後,他的弟弟嬴稷成爲新王,嬴稷就是秦昭襄王。

自從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嬴稷的生母宣太后羋八子,與其另外兩個兒子嬴悝、嬴芾,弟弟魏冉,在秦國手握大權。

宣太后長期把持朝政,即使秦昭襄王嬴稷也對其頗爲忌憚。

細細算來,宣太后在秦國垂簾聽政長達40年之久。

然而,宣太后乃楚國貴族後裔,她的弟弟穰侯魏冉,以及兩個兒子嬴悝、嬴芾,皆隸屬楚國貴族集團。

所以秦昭襄王嬴稷在位時,秦國皇宮內便有這麼一批“楚國貴族”。到了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後,秦孝文王嬴柱的愛妃華陽夫人,便順理成章地成爲秦國最有實權的一位女人。

如若不然的話,呂不韋也不會頗費心思,讓嬴子楚與華陽夫人打好關係。

華陽夫人嫁給秦孝文王后,雖頗受寵愛,卻沒有生下任何子嗣。

《史記·卷八十五·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記載:“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爲太子。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爲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

因爲呂不韋投其所好,也讓華陽夫人對嬴子楚大加讚賞。到後來,嬴子楚轉認華陽夫人爲生母,就是期望華陽夫人能多幫助自己吹吹枕邊風。

果不其然,秦孝文王聽從華陽夫人的安排,將嬴子楚立爲王儲,嬴子楚便是嬴政的親生父親,秦莊襄王。

《戰國策·秦策第五》:“異人至,不韋使楚服而見。王后悅其狀,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變其名曰楚。”…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爲太子。”

通過以上簡短介紹,相信同學們應該清楚了,爲何華陽夫人在秦國有這麼大的權柄。

對照《大秦賦》劇情來看,華陽夫人當時已然權傾天下,爲何還費力不討好的要擁立成蟜爲秦王?

按照劇情推斷,華陽夫人應該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強人,她想直接壟斷秦國大權。

說得更通俗點,華陽夫人意欲聯合羋啓,羋顛這幾位楚國後裔,徹底把持秦國朝政。

到那時,華陽夫人便可徹底瓦解秦國勢力,反而壯大楚國。

畢竟《大秦賦》中,華陽夫人發動宮變之前,先暗中囑咐昌羋啓、羋顛前去投奔呂不韋。

華陽夫人此舉用意十分明顯,假如宮變不成功,羋啓、羋顛投奔在呂不韋的麾下,便可以與這場事件脫開干係,也能保留楚國血脈,日後再作打算。

倘若政變成功,那免不了日後還要與相國呂不韋打交道。

呂不韋可是宦海沉浮多年,早已歷練出一雙火眼金睛,自是不在乎一些雕蟲小技。

等到成蟜爲秦王之後,華陽夫人再以羋啓和羋顛爲內應,一舉扳倒呂不韋。呂不韋一垮臺,秦國可就由這些楚國人說了算。

因此,電視劇裏的華陽夫人認爲嬴政不好控制,如果他成爲秦王,不利於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反觀成蟜不諳世事,也沒有什麼政治頭腦,所以成蟜成爲秦王,必將被華陽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史書中對於華陽夫人的記載並不多,秦莊襄王嬴子楚繼位之後,把華陽夫人尊封爲太后,地位甚至比其生母夏姬,還要高出不少。

《戰國策·秦策第五》:“子楚立,以不韋爲相,號曰文信侯,食藍田十二縣。王后爲華陽太后,諸侯皆致秦邑。”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後不久,華陽夫人便壽終正寢,享年66歲。

《史記·秦始皇本紀》: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爲郡,命曰潁川。地動。華陽太后卒。民大飢。

由此可見,無論是秦莊襄王嬴子楚,還是秦王嬴政,都感激華陽夫人提攜之恩。

華陽夫人似乎也沒做出什麼太出格的事情,不然她也不可能落得壽終正寢的下場。

《大秦賦》只是一部影視作品,編劇和導演利用歷史的留白,故意虛構出了某些不存在的人物和劇情。

但是對華陽夫人而言,其實發動宮變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因爲華陽夫人沒有親生子嗣,任誰來當秦王,都與她關係並不大。

“兩利相權取其重”,華陽夫人已然受到嬴政的優待,她不可能放着好日子不過,而去鼓動成蟜發動叛變。

說白了,《大秦賦》編劇安排的這一橋段,主要想反映出華陽夫人包藏禍心的政治目的,更是刻意給嬴政統一天下的目標增加難度。

這樣的話,就能讓觀衆更加記得嬴政、華陽夫人,包括羋啓等重要角色,這也是慣用的戲劇表現手法。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