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一場突如其來的寒流,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人們,元旦快到了。元,是第一的意思;元旦,顧名思義,就是新年第一天,是公曆的新年。元旦在我國民間又稱爲“陽曆年”,遠不及我國傳統的農曆新年隆重;但是,全國各地也都有相應的傳統美食。盤點各地元旦傳統美食,元旦,數九寒天要“食5辛喫4食喝1酒”,溫補驅寒安全過寒冬。那就是在元旦這天,要喫“薤、蔥、韭、蒜、胡荽”這五種香辛食材,喫餃子、雞蛋、年糕、烙餅這四種食物,還要飲用“屠蘇酒”。

01食五辛

過去,我國民間一直有元旦“食五辛”的傳統,所謂的“五辛”,指“薤、蔥、韭、蒜、胡荽”五種香辛食材。大蔥、韭菜、大蒜,人們都比較熟悉,就不再詳細敘述。胡荽,又叫香荽、香菜、芫荽,在我國北方地區多見,南方地區則相對少見。主要用於菜品出鍋前撒入,增加菜品香味,調配菜品色澤的作用。重點說一下這個“薤”,又名藠頭,是我國長江流域,特別是江浙地區及部分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野菜,有點類似於野蔥,長得又有點像沒有長足蒜頭的青蒜苗。

這裏的“五辛”,主要指五種辛香食材,而辣椒、鮮姜味道辛辣,故不在“五辛”之列。在民間也流傳着元旦喫這五種香辛食材,可活動五臟,祈求健康的意思。元旦喫這五種香辛食材歷史久矣、由來已久,《莊子》中記載:“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藏。”古代“藏”通“髒”,是通假字。隋唐時期的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其所著的《食忌》中說道:“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厲氣。”故在我國民間,特別是在古代,元旦這天要多喫“薤、蔥、韭、蒜、胡荽”這五種香辛食材,以祈求通五臟、保健康。

02餃子

餃子,又是餃子,在我國北方地區,總有一千個喫餃子的理由。不管怎樣,餃子纔是元旦最應該喫的第一美食。餃子,來源於“交子”,是北方年夜飯的主打食物,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熱氣騰騰的餃子也就端上了桌。過了夜裏12點,便進入了地支中的“子時”,故取名“交子”,餃子與交子諧音,這就是餃子名稱最權威的由來。元旦一般處於交九的一九、二九節氣,是真正的數九寒天,相應喫餃子也要喫點高熱量的餃子,羊肉、牛肉的絞肉餡餃子都是絕佳選擇。不喫肉的朋友,比較理想的還是“韭菜三鮮餡”餃子,與元旦“食五辛”也比較契合。

03雞蛋

在我國有些地區,有元旦喫雞蛋的傳統,元旦早晨,煮幾個雞蛋,一人喫一個。這估計與過去日子艱苦,實在也沒有什麼好的食物可喫,只能給孩子們煮個雞蛋,喫了就算過元旦了。雞蛋是圓的,也有可能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吧!不過,喫雞蛋最營養健康的方法還是這種直接煮熟後食用,不加任何調料,原汁原味的清香。不單是元旦,現在很多家庭一般也會在早飯喫雞蛋,省事、營養還快手,與現代健康理念也十分嵌合。

04年糕

在過去,一直有元旦喫年糕的傳統;現在,大多是春節過年期間喫年糕。我國古代有“討彩頭”的傳統,特別是過年過節要說“吉利話”,假借一些吉利諧音來祈求祝福。“糕”與“高”諧音,年糕就寓意了“年年高”、“步步高”的意境。年糕一般有兩種,北方地區多用一種黏

性的黍面來蒸年糕,顏色金黃,要加入大棗蒸制;而南方地區,多用銀白色的糯米麪來蒸年糕,一般不加入大棗。現在,隨着南北飲食文化的交流融匯,北方也多用糯米麪加大棗來蒸年糕了。

05烙餅

在我國民間一直有“過年烙餅大翻身”的說法,雖然迷信,但也傾注了滿滿的祝願。因爲烙餅的時候,一面烙至上色,還要把餅“大翻身”,進行翻面烙制。所以,有些地區,就有了元旦喫烙餅的傳統。一般是普通的軟麪餅,烙餅和麪絕對是一個技術活,和出的麪糰一定要夠軟,都能拉得很長而不斷。揪出水餃劑子2倍大小,擀成小圓餅,兩個摞在一起,中間塗上植物油防粘,再擀成薄餅。烙好的油餅可以從中間揭開,而形成薄如蟬翼的單層餅。如果再炒幾道可口的菜餚,用油餅捲起來喫,別提有多美味了。

06喝屠蘇酒

對於屠蘇酒,人們最早還是來自於上學時期學習過的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裏的屠蘇,就是指的“屠蘇酒”,因爲是春節時期飲用的酒,又稱爲“歲酒”。據說屠蘇酒還與大醫學家孫思邈有關,相傳每年冬月,天氣寒冷,孫思邈都會送給鄰居一包草藥用來泡酒,孫思邈又給自己的屋子取名“屠蘇”,故屠蘇酒就流傳開來,成了古代過年的必飲灑品之一。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家、大學士蘇軾的弟弟蘇轍在《除日》詩中說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古人可是一直有“人到七十古來稀”之說,這也足以說明多飲用屠蘇酒的妙處。元旦,天寒地凍要“食5辛喫4食喝1酒”,驅寒溫補快樂過元旦。朋友們,除了水餃、烙餅、年糕、煮雞蛋、喝屠蘇酒之外,您們家鄉還有哪些元旦必喫美食呢,不妨在留言區積極評論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