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半導體風向標”,作者:方正證券科技行業 首席分析師陳杭。

核心要點

我們認爲特斯拉(TSLA.US)的背後是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三種力量的合體。

現代工業文明有三種底層力量:

1、整車製造業的規模效應:其本質是成本隨着規模擴張而不斷下降,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護城河。

2、互聯網工業的網絡效應:其本質是當用戶基數不斷增加,邊際成本遞減,同時伴隨着收益呈現遞增。

3、半導體工業的摩爾定律:隱藏的含義就是所有存量產能都是累贅,都會被後發競爭者用更高的效率和更新的技術顛覆。

特斯拉作爲這個時代的科技集大成者,即是傳統的整車製造商(規模效應)、又是電動智能車製造商(摩爾定律)、又是無人駕駛引領者(網絡效應),所以特斯拉同時被以上三種力量所主宰:

1、規模效應主導的特斯拉:

傳統汽車製造商都靠着規模效應的創新支撐其巨頭成長之路,比如福特的流水線、通用的多品牌、大衆的平臺化。特斯拉同樣也遵循規模效應,且僅僅依靠2個平臺和4個車型(S/X、3/Y)來實現,Model Y車架將採用一體化鑄造技術,用鋁鑄替代鋁鋼焊接(將70個零部件整合爲一個)大幅提升規模化生產效率,同時特斯拉極致化縮短車身內部線束的長度,也是爲了減小組裝複雜度從而降低成本。所以未來特斯拉將通過平臺共用化、零件通用化、車身一體化實現規模效應,而且最爲重要的是未來將越來越倚重擁有全球極高效率優勢的中國工廠。

2、摩爾定律主導的特斯拉:

特斯拉是高速行駛的“智能手機”,是插電行走的“服務器”。特斯拉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革命,更代表了汽車含硅量的躍升。主要是以下七個主要環節:電車之腦(CPU、FPGA、ASIC)、電車之心(MOSFET、IGBT)、電車之耳(V2X射頻模擬)、電車之眼(CMOS攝像頭)、電車之憶(DRAM、NAND、NOR)、電車之屏(LCD、OLED)、電車之燈(LED車燈)。特斯拉將主要成本結構裏的機械部件都換成符合摩爾定律的半導體器件,從而可以使得特斯拉整車的成本也符合摩爾定律:新產品的性能會遠優於上一代、而且新產品的成本還會更低。

3、網絡效應主導的特斯拉:

無人駕駛是AI·OS+(AI芯片+5G)的異構混合體,特斯拉的所有努力都是爲了實現無人駕駛網絡,其中最具護城河的就是具備網絡效應的無人駕駛AI·OS。我們看到蘋果iPhone成功的本質就是iOS及其延伸出的A系列芯片+軟件垂直一體化計算平臺,Google和微軟靠着Android/Windows建立了桌面和移動計算時代極強的壁壘,他們的共同點都是OS吸引用戶,用戶加強平臺吸引力,這種外卷的網絡效應是特斯拉未來最大的戰略落腳點。特斯拉作爲AI計算時代的先行者,具備了全球最大智能駕駛客戶羣、最大數據訓練集、最領先的算法平臺、和完備的FSD計算平臺,未來隨着無人駕駛網絡效應的加速啓動,會帶來更多的用戶接入到特斯拉的OS。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特斯拉的策略將會是以較低的價格、儘可能地多賣車,本質就是爲了讓無人駕駛的網絡效應加速啓動,讓更多的用戶接入到特斯拉的無人駕駛網絡,從而形成外卷。特斯拉快速獲得客戶的戰術就是降價,而降價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利用規模效應,一種是利用摩爾定律。

規模效應:特斯拉建設統一平臺,減少零件數量,加大零件通用型,降低內部鏈接複雜度,最大化的降低物理成本。

摩爾定律:特斯拉最大限度的用半導體元器件替代傳統機械部件,利用摩爾定律的力量快速降低整車成本並提高性能。

結論:我們認爲電車的本質即是對能量和信息的應用:

利用能源(信息論):功率半導體電控對鋰電池的應用,實現電動化;

利用信息(控制論):數字、模擬芯片對信息的處理,實現無人駕駛;

基於能力和詳細的處理應用,分爲兩大板塊10個環節,建議關注:

1、電車之腦(CPU、FPGA、ASIC):臺積電、華爲MDC、特斯拉FSD、英偉達Xavier、高通

2、電車之心(MOSFET):華潤微、立昂微、新潔能、聞泰科技、揚傑科技、捷捷微電

3、電車之心(IGBT):華虹半導體(01347)、比亞迪(01211)、中車時代(03898)、斯達半導、新潔能、士蘭微、華潤微

4、電車之心(第三代半導體):CREE、三安集成、山東天嶽、天科合達、上海瀚薪

5、電車之耳(V2X射頻模擬):卓勝微、思瑞浦、紫光展銳、聖邦股份

6、電車之眼(CMOS攝像頭):韋爾股份、晶方科技、聯創電子、舜宇光學(02382)、歐菲光

7、電車之憶(DRAM、NAND、NOR):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兆易創新、北京君正、聚辰股份

8、電車之屏(LCD、OLED):京東方、TCL科技、維信諾、深天馬

9、電車之燈(LED車燈):三安光電、兆馳股份、華燦光電

10、電車之杖(超聲波/毫米波雷達):華域汽車、智波科技

最後還有產業鏈的上游支撐:封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設備(北方華創、屹唐半導體、華峯測控、盛美半導體)、製造(中芯國際(00981)、華虹半導體)、IP(芯原股份)、材料(中環股份、滬硅產業、立昂微)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環境下行;中美關係惡化;上游晶圓持續緊缺;國產替代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電動市場發展不及預期電車智能互聯發展不及預期;自動駕駛發展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