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猶未盡、超出預期。”這是很多觀衆看完《拆彈專家2》最深刻的感受。《拆彈專家2》豆瓣開畫就高達8.1分,上映3天就突破3億,讓電影市場迴歸久違的熱鬧。

電影一開場就是大量爆破戲, 地鐵爆炸、機場爆炸、青馬大橋攔腰大爆炸,當觀衆認爲這就是一部製作宏偉、酣暢淋漓的港片時,令人驚喜的是,電影除了有震撼的視效之外,人物刻畫的也極其飽滿。豆瓣網友感慨稱:“他是拆彈專家,也是定時炸彈。整個故事就像是他和自己的一次對弈,他必須忘記來路,才能找到歸途。”演員劉青雲也表示在電影中看到了3個不同性格的潘乘風。

劉德華塑造的哪個角色最令人印象深刻?很多觀衆都會想到他在18年前飾演的 臥底劉建明。在2002年上映的《無間道》裏,劉德華在天台上對着梁朝偉說“給我個機會,我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只可惜當時的他未能如願。如今,在《拆彈專家2》中,潘乘風孤身一人跪在大橋之中,等待着裝滿彈藥的動車朝他駛來,做出了遵從他本心的抉擇。

在傳統商業片中,正派反水、反派從善是屢見不鮮的經典套路,如果運用得當,能夠營造出跌宕起伏的戲劇效果,《拆彈專家2》的驚喜之處就在於突破了這個瓶頸,玩出了新花樣。

打破觀衆預期,

角色身份被多樣界定

在《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叫潘乘風,他曾經是一名拆彈專家,一名受人敬仰的英雄。用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的話來說:“爲了救人,他連命都可以不要。”

在一次行動中,潘乘風在結束辦案的前一秒慘遭意外,因公失去了自己的左腿。積極向上的他並沒有對自己放棄,而是選擇每天刻苦練習,努力恢復身體,最終各項體能指標也都超過了警隊標準。然而,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職業生涯依舊受到了嚴重打擊,警局依舊不能讓他歸隊重操舊業,原因是無法承擔“啓用障礙人”的輿論責任。

面對“用完即棄”的世界,潘乘風該何去何從?

他感到崩潰,“我不是瘋,我是痛!”當他激動地吶喊出這句話時,也同時暗示了後續潘乘風在社會陳規下的人生際遇的必然轉向,他不再甘願當個循規蹈矩的警察。不過,在觀衆看來,他的轉變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會同情他的境遇,畢竟一個人的轉變並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現實中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發,纔會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

電影在這一刻,觀衆尚不能完全知曉他未來選擇的人生方向。就在此時,畫面直接跳到一次死傷慘重的爆炸案現場。潘乘風昏迷在現場,警方根據掌握到的線索,把他列爲了爆炸案的嫌犯,並懷疑他和最近活動頻繁的恐怖分子有所關聯。最具戲劇衝突的是,他竟然在此刻還失憶了......

衆所周知,《拆彈專家2》是一部拆彈題材商業大片,各種爆炸場面應該是電影的主要賣點和看點。但讓觀衆感受最爲深刻的是,我們始終會思考潘乘風下一步會怎麼做,他失憶之後,究竟是好是壞?

此外,在《拆彈專家2》中,觀衆一方面可以看到既定的港片元素,例如警匪臥底之間的兄弟情、身份反轉,大量的槍戰動作戲。但與此同時,這種身份反轉所涉及到的製造懸疑的戲份被大幅度增加,對於傳統商業動作片來說也是個突破。

失憶的潘乘風可能是董卓文所講的通緝犯,亦有可能是昔日戀人口中的警察臥底,潘乘風遊走在“亦正亦邪”的狀態裏,變成了“信我是警察,不信我就是罪犯”,這給觀衆帶來撲朔迷離又無法間斷的戲劇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狀態之中,片中兩位配角有着矛盾衝突,在潘乘風失去記憶之後,二人在辦公室有着一段激烈的爭吵。前女友龐玲堅信自己爲讓潘乘風改邪歸正,而爲他植入記憶的做法是出於正義,董卓文則認爲這是一個巨大的謊言,甚至某種意義上是變相看着兄弟送死,他情緒失控地大喊“你們是人嗎”。這兩位至親之人的對弈集中在潘乘風上爆發,很大程度導致了他的踟躕與磨難。

用細節代替臺詞說話,

情感代入感強

在《拆彈專家2》中,臉譜化的“好與壞”、“白與黑”已經完全容不下潘乘風這個人物的所作所爲。在電影一次次的閃回中,對於觀衆預期的種種打破,對角色身份的多樣界定,成爲了《拆彈專家2》的核心所在,這是以往同類型主流商業片難以達到的高度。

電影幾處細節都十分考究,可以看得出,導演刻意減少了臺詞,放大了動作的表意功能。例如,失憶的潘乘風相信龐玲的話,帶着有定位功能的手錶回到地下組織。當他發現自己和組織的人相處得默契時,他懷疑過自己的真實身份。他將裝有定位的手錶放進屏蔽信號的袋子裏面。緊接着,當他看到自己昔日的戰友董卓文被複仇組織射殺,昔日的戰友命喪拆彈現場,他首先是沉默、緊接着落淚、再沉默,他的一系列的行爲形成了強有力的動態節奏。

在《拆彈專家》第一部,矛盾和衝突主要是警匪對立,一目瞭然。正反人物的設置也是比較簡單直白,善惡分明。但在第二部,潘乘風也不再是一個沒有瑕疵的英雄形象。並且,在電影中沒有一個人物是無足輕重的,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在面對潘乘風時,細膩表現出對自己晉升的愧疚、對現實既定規則的不滿,甚至會懊惱自己無法幫助好友復職,這裏麪包裹了惋惜、痛苦、擔憂、內疚等多種情緒。

與此同時,《拆彈專家2》中的愛情戲也讓觀衆非常信服。倪妮飾演的龐玲並非是個功能性的角色,她在面對潘乘風的多變時,需要不斷想出對應的不同方式,直到最終“無能爲力”,而情感流露。面對曾經的愛人的沉淪,她始終沒有想過放棄。潘乘風也正是因爲有着女主不離不棄的掛念和執着,纔會有再次選擇的機會。這些情感上的融合與交織的戲份,在一定程度上讓觀衆在接受複雜的邏輯線索時,還能深刻感受到角色之間動人的情感。

總的來說,作爲一部商業片,《拆彈專家2》與同期上映的影片相比,是一部最具規模、有着影響力的電影。對於觀衆而言,《拆彈專家2》能夠幫助大家跳脫出對以往商業動作片的固有印象,從而達到反思社會規則的深刻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