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談過幾次校園欺凌,不過這事兒說多了會讓人煩的。所以這是最後一篇。有時候有些事情,如果等着你把想法寫成小說發表出來,要等好久——也許半年,也許猴年馬月。

校園暴力,確切地應該叫校園孤立。僅僅被欺負,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當然暴力需要解決。

校園欺凌的問題不僅僅在於你是否被欺負,而在於整個班級,沒人會搭理你。說個不好聽的話,被欺負的人,就是XX。

咱們不用說站在被欺負的一方,去幫助你對付別人——別人沒實力,不願意是一回事。咱們就說,你被欺負了,但是你覺得誰願意和你做朋友嗎?基本沒有。因爲搭理你是有風險的,誰願意跟廢物交朋友呢?而且也基本沒多少人願意跟廢物交朋友。

校園暴力又不是這兩年纔出現的。只是最近兩年有校園欺凌電影出現了,才讓校園欺凌變成了一件新鮮事情。爲什麼老師不願意管呢?其實很多人都回答過了,但是極少數人能回答到點子上。校園欺凌這件事靠法律能解決嗎?應該說,這事兒除了法律手段,只能由文藝作品來“教育”。思想問題解決不了,你靠解決一個暴力,沒什麼大用處,治標不治本。你去幹涉暴力,人家就停止。你走了,人家繼續。

所以,揭示思想問題爲主,法律爲輔。法律只能解決暴力本身,但解決不了思想問題。

當然學習成績好的,也有被欺負的,但屬於少數,而且多數都不是被孤立。我們說成績差的,你說你成績又不好,連個體育特長生,文藝特長生都不是,老師爲什麼要管?老師想讓你退學都求之不得,你這樣的只能給老師添麻煩。

家長不用說,看不起自己孩子的,還想讓孩子有信心去解決問題,簡直是笑話。

校園欺凌,看似只是出現在校園裏,其實是整個社會出了問題。而且一出,就是幾十年。

人們之所以對校園暴力義憤填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欺凌——所以要伸張正義。如果你看到背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縮回去,畢竟違反了某些人的利益。

我們說,這個社會一切向錢看,其實就是向本事看。沒本事還給社會添亂,這樣的人,照某些人的理解,就應該被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