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盤點也不對,只是淺談一下,而且也只是談兩三個作家。

觀察當下文壇著名作家的作品,一般都有着創作技巧上的深度。因爲我不是研究文學的,所以只是淺談。之前還因爲我說了某些錯誤的話,被水平高的網友嘲諷——比如談雙雪濤。那是一年前兩年前的事情了。因爲我長時間都不關注文學領域,別人都說雙雪濤是未來的文學大師,所以我只好強自己所難地尋找雙雪濤是未來文學大師的證據——比如說他創造了文學技巧,等等。

我現在也不怎樣去看雜誌,因爲大部分小說,開頭就沒看下去的興趣。不過偶爾也看看,大部分小說無非告訴你一個什麼樣的道理,或者寫寫公司裏的那點事情——總之是百無聊賴,似乎沒什麼可寫的,但是又非寫不可。

現在出名的作家的作品,有的是以苦難文學來成名的。因爲苦難文學可以讓文字具有厚重感。《平原上的摩西》採用了多視角敘事手法,而且還採取了一種時空錯位的手法——比如今天發生的事情,寫在過去;過去發生的事情,寫在未來。這樣一來,這部小說就變得厚重起來,空間特別大,給人一種無窮的想象力,以及思考

現在網上討論如何振興東北。我覺得作爲東北作家,是不應該只寫苦難(苦難文學太多了),還應該寫寫東北之所以衰落的原因(以及思考如何振興東北,如果只是訴苦有什麼意義)。但我個人覺得,雙雪濤的作品裏好像沒有。至於其他兩個作家有沒有,我就不知道了。

除了苦難文學題材,雙雪濤就轉入了異世界小說題材。有人說,他是小村上春樹。關於村上春樹的作品,我沒怎麼讀過,上學的時候讀過《挪威的森林》,但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內容都忘了。最近一年讀過他的《海邊的卡夫卡》,這部作品的風格就是異世界寫法。雙雪濤的作品也是這樣,他的很多短中篇小說,都是關於奇幻的。這種奇幻手法的作品,給人一種玄而又玄的感覺,無形中增添了一種深度。

以前我還錯以爲《滴淚痣》也是村上的作品呢——讀過的書,容易混淆。

苦難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和平年代。如何把和平年代的事情寫好,是值得思考的。大部分作品都顯得百無聊賴,原因也是如此,因爲和平年代似乎無事可寫。而且當代青中年作家,大部分都脫離了苦難,現在多數都成爲社會精英——比如教授高管。寫的東西都是愛啊,或者異國戀。

校園欺凌?無病呻吟。

曹寇的《在縣城》,主要寫了一些出軌男女的故事,是一個短中篇小說合集。我看了他其他的作品名字,好像不是寫男女,就是寫sex。這種小說的確能夠帶來一定的深度,因爲大部分人都習慣於譴責出軌,很少有人去觀察他們的感情。所以你看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好奇心,想想那些出軌的,約跑(諧音)的,他們的感情是怎麼樣的。這樣一來,故事就有了吸引力。

笛安呢,反正名氣不大不小,文壇也比較看重她。我只讀過她的《我認識過一個比我善良的人》。

作家路內,我就看過《少年巴比倫》。感覺活脫脫一個王小波,寫的也是苦難文學。感覺他寫的跟自己的時代很遙遠了,沒有太多共鳴。

作家魯敏呢,只看過她的《夜談荷爾蒙》,感覺很一般,談不上什麼深度。有些小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