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瑰宝 | 武术

(本图来自网络)

武术,也叫中国武术,是中华文明瑰宝之一,与中医药、中式建筑、书法等均为古老文明的标志。

武术的起源,众说纷纭,可考证的历史长达4000年以上。

到距今3000年左右的周代时,武术已经趋于成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武术作为一种能力,成为当时诸侯、贵族、士所必须修炼的个人技能之一,也为中原普通的华夏人所熟稔。

那时,著名的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赵边骑,都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

中国人从来不是单纯的以文取胜,也并非蛮武之辈,而一直倡导“文武双全”。

中国武术的发展,在两汉末年达到巅峰时刻——汉末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名将,绝非偶然,正是因为武术在那时拥有巨大的社会和人群基础与基数。

(陈盛甫先生作品之一)

漫长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王朝更迭和社会形态的变迁,武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变化和特征。

但无论怎样,在中华文明中,武术始终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功能。

作为炎黄子孙的一种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楚庄王曾曰:止戈为武(见《左氏春秋》)。

武术,是推崇个人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也具备强身健体的现代功能。

今天,我们修习武术,是力求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我们的身心,从而具有自胜的实力,这是汉文明历代沉淀而成的安魂守魄之法宝。

隋唐时期,武术传入东瀛和琉球。

到明清时期,常年从事海上贸易需要经常应对恶劣气候和海盗侵袭的琉球人,尤其喜欢习武,并将武术的套路进行整理和适应性调整,形成“唐手”。

日本人则在中国武术和琉球唐手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调整,形成“空手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当历史的车轮步入新世纪,人们对武术在新时期有了新的认知,武术的形态、形式、形制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时至今日,在当代生活中,一提起武术,人们往往联想到上世纪一批著名作家撰写的相关书籍,会联想起“武林”这个词,也会自然而然地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去搜寻自己脑海中的形象,武侠,玄幻,传奇,志怪,武功盖世,一统江湖……

这些文学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经久不衰,足以证明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精英辈出与博大精深,也证明中国武术强大的生命力。

陈盛甫先生小传

(陈盛甫先生作品之一)

在近现代的武林高手中,有一位大家,不可不提,他就是在上世纪享誉全国武术界的陈盛甫先生。

有幸与陈盛甫先生嫡孙、著名企业家陈小兵同志结为忘年之交,从而得以对陈盛甫先生弘扬传承中国武术有了点滴了解。

陈盛甫先生出生于清末的1902年,1996年仙逝,是中国现代著名武术家、武术教育家,国家级武术裁判。

他生于山东武城县,出身于武术世家,13岁起即跟随祖父系统练习武术,初期以学练八段锦为主。

嗣后,陈盛甫先生师从武林大师鞠朝栋先生,主修练基本功数年,期间,涉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拳械套路,以及扬眉剑、四门刀与技击术等。

青年时期,陈盛甫先生专程师从杨明斋先生学练孙膑拳法,技艺日渐精湛。

1926年,他从当时著名的武术高等院校——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又系统学练了易筋经、五禽戏以及少林门拳械等。

(“鞭杆术”/本图来自网络)

1926年大学毕业后,陈盛甫先生开始执教于青岛铁中,培养了大批武术专业运动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阶段,爱国的陈盛甫先生离开三尺讲台,积极投身抗日战争,曾任国民政府山东省府视察员,以及山东莒县县长等职,带领广大民众,积极坚决开展与敌伪的斗争。

1942年,陈盛甫先生被日寇抓捕,后率众难友脱险,继续抗日。

抗战胜利后,他从1948年起先后在济南女子师范、太原国民师范担任专职教师,后被选调太原市人民体育场任场长兼中华体育总会山西省分会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陈盛甫先生于1950年创办武术研究会,培养武术人才。

1951年创办山西大学体育科(系),历任副教授、科(系)主任、教授,培养出大批体育和武术人才,其中有武术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省、市、县体委主任。

陈盛甫先生早年曾师从武林高手张含之先生精练鞭杆术,此后在山西工作生活的数十年间,为鞭杆术在山西的推广普及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鞭杆第一人”。

他不仅长于武术时间,亦有很高理论素养和文字功底,一生著述颇丰,著述、整理、编写、出版了《鞭杆》、《十六手对打》、《中老年健身操》、《扬眉剑》、《技击制敌三十二掌》、《五手拳》、《陈盛甫养生功》等书以及《我的健康要诀》、《萧瑟秋风话当年》等专文,且多次担任全国武术竞赛裁判长和总裁判。

1986年、198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裁判员”,曾3次参加全国武术表演赛,均获一等奖。

陈盛甫先生的成果,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肯定,他曾出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暨山西省分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学会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体委委员、武协主席、形意拳协会顾问等。

晚年时期的陈盛甫先生更是“老树发新枝”——

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1988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组委会颁发的“武术贡献奖”,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老体育教师”,同年任中国武协荣誉委员,1993年被太原市评为“十佳健康老人”,1995年在中国武术协会等组织的“中华武林百杰”系列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教授”之一......

一花一菩提,一人一世界。

作为高寿至94岁的武林宿元,陈盛甫先生不仅武学精绝、武德高尚,还延展至综合体育各项,建章授徒、著书立说,构建起博大精深的武学与体育世界,值得人们尊重与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