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牡丹文化節,又多了一個牡丹觀賞好去處——南山牡丹文化示範基地。基地位於洛龍區南環路以南,王城大道以東,與牡丹博物館毗鄰。

作爲洛陽重點民生工程,南山牡丹文化示範基地規劃四大片區種植國內外優良牡丹1000餘個品種,現已種植5萬餘株,目前一期項目綠化工程已完成90%。2021年牡丹文化節期間,將對外開放。

南山牡丹文化示範基地一期效果圖(資料

以牡丹文化爲脈絡,打造牡丹田園綜合體

近日,洛報融媒記者驅車經過龍緣路來到該基地,見工人們正在搭建入口處的建築,種植區有工人正在對牡丹進行修枝等田間管護。

據洛陽南山牡丹文化產業園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昊介紹,該項目是重點民生工程,由洛陽農發投資集團和洛龍區合作投資建設。項目整體規劃面積5300餘畝,一期項目佔地面積500畝,規劃依託南山自然山林資源和洛陽牡丹博物館的文化氛圍,以產業振興、文化復興爲兩大發展方向,聚焦牡丹優勢產業,打造洛陽牡丹產業鏈。規劃以牡丹文化爲脈絡,打造集高端牡丹觀賞、牡丹文化體驗、研學科普、牡丹產業於一體的牡丹田園綜合體,以此帶動牡丹產業振興的全面發展。

該基地已種植牡丹5萬餘株

規劃種植1000餘個品種5萬餘株牡丹

“這裏是櫻花大道,大道兩側就是成片的牡丹和芍藥。來年春天,這裏就會繁花似錦。”通過正在搭建的大門,我們進入基地,指着大道兩側新種下的櫻花樹,陳佳昊邊走邊向我們介紹,目前該基地已種植牡丹500多個品種5萬餘株、芍藥3.7萬餘株、鬱金香13.7萬餘株、國內外景觀色葉樹種2000餘棵。基地一期規劃以“多彩南山,花漫林間”爲主題,利用自然山林優勢,突出自然野趣牡丹觀賞特色,彙集國內外高端優良牡丹品種,打造高端精品牡丹觀賞區。

該基地一期項目綠化工程已完成90%

“除了目前種植的牡丹,後期還會逐年增加一些稀有牡丹新品種,規劃種植牡丹1000餘個品種。”陳佳昊說,目前該基地一期項目綠化工程已完成90%,開春後種植地被,這裏就將迎來嶄新的面貌,“靜待花開、遊客到來”。

四大片區,盡賞一場牡丹的盛宴

陳佳昊介紹,基地結合現狀地形及景觀需求,共分爲古韻牡丹區、國際牡丹區、牡丹科普區、山林休閒區四大片區。

 俯瞰南山牡丹文化示範基地

古韻牡丹區:

結合牡丹發展歷史,展示牡丹在中國悠久的種植歷程和牡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以國內優良傳統牡丹品種爲主題,規劃種植國內知名牡丹十大名品(姚黃、魏紫、趙粉、豆綠、二喬、洛陽紅、御衣黃、貴妃醉酒、青龍臥墨池、白雪塔)和九大色系中優良牡丹品種(黑海撒金、金桂飄香、貴妃插翠、雪塔、霓虹幻彩、雨後風光、紫雲、卷葉紅)。規劃結合牡丹發展歷史,設計有牡丹歷史軸、九色花田、幻世絕藝,櫻木花道等景觀節點。

國際牡丹區:

規劃重點展示日本、歐美等國家優良牡丹品種,目前該區種植島錦、太陽、日月錦、日暮、花王、旭港、村松櫻、八千代椿、海黃、金島、黑豹、初烏、皇冠、白王獅子、彩菊、島錦、廉田錦等國外優良牡丹品種,規劃有唐朝花事、曲橋留香、牡丹亭、名品爭豔、休閒驛站等景觀節點。

牡丹科普區:

利用山林臺地資源,集特色牡丹種植和科普研學於一體,打造特色牡丹觀賞區,規劃有牡丹十大花型圃,有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託桂型、皇冠型、金環型、繡球型、千層臺閣型、樓子臺閣型十大種類;充分展示牡丹品種的多樣性,爲延長花期,規劃有芍藥花海、鬱金香花園、林蔭花境、森林樂園、森林課堂等景觀節點,打造春、夏、秋三季花海此起彼伏景觀效果,豐富遊人觀賞體驗。森林課堂可以讓遊人進行牡丹知識的科普和學習。

山林休閒區:

利用現有山林果木品種,開展夏秋兩季採摘活動,豐富園區內容,爲遊人提供採摘體驗。一期景觀工程重點打造富有山林野趣精品牡丹觀賞區,營造城市森林會客廳氛圍,與牡丹博物館融合發展,有效提升南山景觀環境,爲後期牡丹田園綜合體發展打下良好環境基礎。

(洛報融媒 記者 馮瑩雅 通訊員 張蓉輝 王澤昊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