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卖店家在网上曝光自己遇到了“职业差评师”,没想到却引来了一些人拍手称快。

职业差评师出没外卖平台

近日,网上有外卖店家称自己被“职业差评师”敲诈了。

原来,广州一家外卖店铺店主近日接到了“职业差评师”打来的敲诈勒索电话,说不给钱就会一直在其店铺上打差评。店主报警后,却因涉案金额不足2000元未能立案,最终支付了1300元“赔偿费”息事宁人。

惠州某外卖餐馆店主也称自己近日遇到了“职业差评师”,对方索要1800元未果,他的新店被恶意差评连续攻击近半个月,导致店铺的评分和销量急转下降。那位职业差评师曾在威胁过程中表示,“现转现停,不然换执照都搞你。”

报警无果,那店家能向平台申诉和求助吗?某外卖餐馆店主向外卖平台反映情况后,但平台客服人员表示只能删除部分被识别为“恶意评价”的内容,其他评价因证据不足不能进行处理。

某外卖平台工作人员也表示,平台已经接到了多个关于“职业差评师”的问题反馈,目前设立了专门的运营团队对评价进行审核处理,但治理难度较大,建议店铺在向平台反映的同时,报警处理。

“职业差评师”竟受好评

报警无果,申诉无门,一些被“职业差评师”勒索的外卖店家不得已在网络上发文求助。

孰料,他们没有引来同情,却还招来不少骂声。

“就只准你们店铺刷好评,人家刷一下差评就不行了?”

“总算有人治治你们了,打开店铺全是好评,结果难吃得要死!”

“替天行道吧!谁让你们都爱刷好评呢?”

“你们刷好评蒙骗顾客的时候,咋不出来说呢?”

“为啥子刷好评就可以,刷差评就不可以?”

也有一些网友因为与外卖商家发生了不愉快,因此记恨上了商家,甚至直言“买一些差评报复他们是合理的”。

“职业差评师”本质是勒索犯罪

让外卖店家恨、让部分消费者爱的“职业差评师”,近年来屡屡出没于各大电商平台和餐饮外卖平台。

本质上,他们是在利用平台的评分规则和店主对差评的恐惧心理,实施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

这根本不是上文部分网友所说的“替天行道”,因为他们不是普通消费者,他们是在侵害商家的权益,也扰乱着市场秩序,行为完全是违法的。

那些为职业差评师叫好的人,没有弄清楚这一点:他们的行为,不能杜绝外卖店铺刷好评的情况,甚至可能让店铺刷好评行为更加变本加厉。根据某外卖平台规则,1个差评的影响需要5个好评来补。

职业差评师的行为,侵犯的是踏实勤奋工作人群的合法权益,让合法开店的外卖商家很“受伤”。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某些新开的餐饮店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有可能凭借好味道、干净和高性价比等因素脱颖而出。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的“胃”,又让餐饮经济更为繁荣。但职业差评师因一己私利就不断给出差评,导致新开的餐饮店迅速泯然众人矣,影响餐饮行业良好有序发展。

长此以往,外卖市场就成为了老牌商家“垄断”的地方,丧失了活力,消费者也失去了更多的选择。这样的外卖市场,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好在,就在不久前,广东深圳一女子点外卖恶意差评获利上千元被批捕。这表明,职业差评师不会被放任于灰色地带,司法力量会对他们重拳出击。

另一方面,外卖平台的处理机制也需要做出改变,以系统自动识别+人工受理的方式筛选好评差评,容易助长职业差评师的猖獗。平台需要拿出更有效的评价体系和申诉机制,来清理这类恶劣行为,保护外卖店家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