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郑州市副市长,河南省副省长,从副省长岗位交流到武警水电部队担任副政委,后来又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他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谁?有过什么样的履历?下面我们就揭晓答案吧。

他叫刘源。

刘源,男,汉族,1951年2月生于北京,籍贯湖南宁乡。

刘源7岁上小学,上的是北京市实验二小,他从小在中南海长大,由于他长得胖嘟嘟的,再加上特别的憨,是大人们眼里的“活宝”, 常常能给大人们带来快乐,大人们也非常喜欢逗他玩儿,一些大人经常给他送一些自己做的玩具,他就会拿着这些玩具在院子里面疯。

1964年7月,他13岁,从北京市实验二小毕业。当时父亲认为他应该多吃一些苦,接受各种各样的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成长,于是他在中央警卫团军训一个暑假,在中南海站门岗。

这中间有两个小插曲。

他在小西门站岗的时候,杨爸爸经常借中饭、晚饭后的散步,绕道来“查哨”。 他告诉刘源说,现在是“大比武” ,你们一定要好好训练,不要怕吃苦。

有一次刘源正在站岗,恰逢周伯伯坐车从此经过,周伯伯隔着车窗对他说:“好好站岗,当一个好兵!”

刘源在部队里经过了三年的暑假锤炼,已经逐步成长起来,由列兵晋升为上等兵,还获得了“特等射手”和“五好战士”的光荣称号。1966年,刘源还被选进国旗护卫队,参加国庆阅兵仪式。

1964年至1965年,北京四中读初一。为了继续在基层锻炼,培养他坚强的性格和能吃苦的精神,1965年7至8月,他去位于北京郊区的北京卫戍区骑兵连学骑马。

1968年,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他和其他26名北京知青主动申请来到了山西雁北地区山阴县白坊大队插队,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直到1975年,他是最后一名从这里离开回北京的知青。

回到北京的刘源,在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学的是铆工。他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因为他对于知识特别渴望,所以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1年,他终于考上了大学,被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

4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本来他可以在北京市分配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可以不吃苦,不受罪,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于1982年任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七里营乡副乡长,人称"公社第十七把手"。

由于他在工作中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特别能吃苦由于他在工作中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特别能吃苦工作能力也逐渐显现出来,1983年4被选举为新乡县副县长,1984年又全票当选为新乡县县长

他在县长的岗位上更是对工作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为公,埋头苦干,确实是年富力强,1985年任郑州市副市长。

在副市长的岗位锻炼了三年之后,由于他出色的业绩,组织上再次决定提拔和重用他,1988年,他被破格提拔为河南省副省长。

在副省长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4年,1998年,他被交流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第二政委兼副主任、政委,这是迄今为止,从地方到部队的高级指挥员唯一的一例。

当时武警水电部队在新疆和西藏等偏远地区有不少的项目,刘源总是深入第1线解决实际问题,吃了很多苦,但是也立了很多功,很快就被提拔为武警总部副政委。

限值4年之后,2002年他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担任现职三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

他担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期间,实行了很多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6年之后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

从2016年5月至今,他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今年刘源已经69岁了,但是他依然很忙碌,不断地给国家发挥余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