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夢魘之旅》:爲什麼總要在臨死前做夢,是因爲平時失眠麼?

很多影迷肯定看過一部非常優秀的,講述人們在死亡之前的意識停留瞬間一眼萬年的影片《生死停留》。那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彌留之際的人回憶起自己的一生的故事,他想要改變很多結局,然而最終卻以失望而告終。

那個故事告訴我們,死亡就是死亡,無法排解是常態,然而那個故事同時告訴我們或者說引述了一個概念,當一個人處於彌留之際的時候,這種意識會不斷地加深加強,最終回應造出來一種幻覺,而這種幻覺可以任由裝扮。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用彌留之際的意識來裝扮自己的一生的故事,本片名叫《夢魘之旅》,說的是一個垂暮的老人在自己昏迷的時間裏,經歷的一系列事情,而這些事情大都與自己的曾經擁有過的一些絕體的東西有關。老人在回憶中不斷地和自己的過去和解,不斷地失敗又不斷地嘗試,最終在即將離開之前獲得了自己的孩子的原諒。故事也終於圓滿的結束了。

《夢魘之旅》這個概念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之前沒有《生死停留》,那麼之後的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說《鬼故事》等,都是這一概念的很好引申作品。然而《夢魘之旅》唯一的亮點就是對於片中人物的設定上做了一個很好的補充。

一個垂暮老者,在自己的夢中不斷地交織着自己的童年,青年以及暮年。這樣的不斷地變換着的時間段很好的將整個故事的核心串聯起來。同時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解釋這一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童年時候的陰影一定意義上給自己今後的人生路產生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他纔會在自己的一生中成爲一個被自己女兒不理解的父親。這是本片的核心。

然而這樣的故事本身就會有一個僞命題,當人們將自己的一生與別人和解的意願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彌留之際的時候,這種意願最終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

“生死停留”這個概念很有趣,然而並不是每一個經歷了生死停留的人最終都會與過去的自己達成和解。也不是每一個目睹了生死停留的人,終將能原諒即將離世的人。

如果我們思考一下片中的女兒與自己的父親達成和解的過程的話,就會發現,原來女兒與自己的父親的和解,不過是她無意之間發現了自己父親的祕密卡片,而且旁白的第三者爲她娓娓道來父親的悲慘童年故事之後,和解才最終達成。

而此前,女兒有大把的時間來做這樣的思考,然而事實上女兒卻沒有能夠用那樣多的時間來稍微的瞭解一下自己的父親,這就是此類事情的根源了。

和解或者是理解需要的從來都不是生死停留,而是耐心和細心,當我們面對一個喋喋不休的人的時候,耐心顯得尤爲重要,當我們看到一個彌留之際且有着強烈的渴望交流的意願的人的時候,耐心就顯得更加重要。

然而這種耐心,這種重要的耐心從來都需要被理解,即將到來的死亡只不過是爲將死之人增加了被別人同情的砝碼而已。此情景加深了這種天平的傾斜。然而事實上,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都保持自己的耐心纔行。

和解並不僅僅適用於彌留自己,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與任何人達成和解,最終起着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我們自身。理解別人,給予別人解釋的空間其實並不助於我們忽視一種情緒。不過是讓我們更加全面的瞭解了一件事情,而瞭解這件事情纔是核心。至於說了解後的你需要不需要徹底的理解和放下,那就另一回事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本片屬於非常無聊的電影,然而某種程度上來看,本片的這種無聊其實再跟大家說一個道理,不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因爲理解需要花費的時間並不需要很長,只需要我們有耐心有興趣去了解就行。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不斷地發現,又不斷地用新的發現來掩飾過去的發現。然而這種被掩蓋了的過去並不代表過去就沒有存在過,沒有存在過的過去是不會對於現在有任何的影響的。

但凡有影響,那麼就說明過去真實存在過,對於一件真實存在過的過去,我們能做的有什麼呢?不過接受這種存在。因此,當女兒接受了自己父親童年的悲劇的時候,自然可以很好的理解父親此後的行爲了。

和解並不一定要發生在彌留之際,我們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耐心和發現,就會解決大部分存在着悖論的問題,不要僅僅是讓彌留之際的人多一些滿意少一些遺憾。爲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將這種滿意多給些時間呢?這或許值得我們思考。

……

你好,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