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0年的娱乐圈,可谓是“低开高走,后程发力”。年初,整个娱乐产业被按下暂停键,进入“冷冻期”。随着形势好转,各类综艺井喷,高频上线。

从卫视到网络平台,综艺节目霸屏式覆盖,让观众应接不暇。

如果要用一句话,为2020年的综艺市场进行年终盘点,那就是:中年破圈难,老牌综艺也难,拼演技反倒成看点。

姐姐哥哥成热词,“中年破圈”成话题;看似光鲜亮丽,背后却是难上加难!

最近几年,女明星们纷纷不约而同的表达起了“中年危机”和年龄焦虑。姚晨在《星空演讲》中,讲述了“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国民媳妇”海清则在颁奖礼上,袒露了中生代女演员的尴尬处境,在线求戏。

对于当下喜欢少女人设和集中精力讨好低龄观众的娱乐圈来说,“中年女星”的处境的确透露着些许尴尬,令人唏嘘。

2020年,一档以“30+女星”为主角的逆龄女团选秀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意外出圈,成了名副其实的年度综艺顶流,“姐姐”也成了年度热词之一。

从30+到50+,从隐退到当红,在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星身上,我们终于看到了突破“白幼美”审美之外的女星风采。

随着节目的推进,宁静、张雨绮等一众个性女星疯狂圈粉,张含韵、阿朵等从前处于娱乐圈话题边缘的女星,也纷纷翻红;孟佳、王菲菲作为曾经炙手可热的女团成员,归国后的境遇差强人意。通过《浪姐》,终于拿回了与实力相匹配的关注和话题。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44岁的刘敏涛会凭借魔性又自信的表情管理,屡次登上热搜,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频频亮相各大综艺。

到了下半年,周迅、赵薇、章子怡等大咖,接连在各类综艺中展示着除了演技之外的,强力的其他方面的业务能力,专业水准令人刮目相看。

正如网友所说:这些姐姐在宇宙尽头,她们乘风破浪。《浪姐》的另类出圈,掀起了中年女星综艺热潮。

看到“姐姐”的爆火,“哥哥”们也不甘落后。《浪姐》之后催生了一档接一档对标的“哥哥”节目。

其实早在《浪姐》节目中,曾经被调侃是“油腻教主”的黄晓明,不仅在节目中喜提“端水大师”名号。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摆脱“霸总”人设的黄晓明成功“祛油”,颜值回春,重新赢得一波好感。

有了成功范例,《元气满满的哥哥》《追光吧!哥哥》接踵而至。

当新生代流量占据着娱乐圈半壁江山的时候,青春不再的明星们苦于“中年危机”,如何打破中年僵局,迫在眉睫。而以《浪姐》为代表的综艺,成了化解之道。

用打造年轻偶像的方式,帮助这些“30+”的哥哥姐姐们,向年轻的观众群体靠拢,打破年龄壁垒。

“中年破圈”,成了年度综艺热词。

但是,事实上,这些表面看起来依靠节目热度,重获关注和热度的“30+”的明星们,真的成功且持续的出圈了吗?

“我拿第一,不想成团”,这是在《浪姐》成团夜上,以300多万票获得第一名,成功成团的宁静讲出的话,而这或许也是大多数参赛姐姐们的心声。

作为2021年的第一瓜,宁静在晚会后台受访时,明确表示“退团”。仅仅成立四个月的姐姐团宣告解散,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

不同于选秀节目中的后辈们,需要通过“成团”来实现出道梦想,或是积累人气。作为已有名气且出道多年的这些“30+”女星们来讲,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人是奔着“成团”而来。

节目是冲着“金主爸爸”和收视率,而姐姐们或是奔着增加曝光,或是为了再次翻红。总之,明眼人早就心知肚明:成团,不过是噱头。

“三个女人一台戏”,把几十个个性迥异的女人放在一起battle,可想而知要造出多少话题。而从《浪姐》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励志追梦”的初衷被弱化,争议、冲突反倒成了“主角”。

也难怪有人会说:与其称作“乘风破浪”,不如叫做“兴风作浪”的姐姐。

爆款综艺诞生后,总是避不开被最大化利用,这也就催生了衍生综艺的形成。

作为《浪姐》的衍生节目,《姐姐的爱乐之程》借风起力,顺势而生。只可惜,单单依靠本体的热度也难救回话不对题的《姐姐的爱乐之程》。

先是周震南被动退出,后有徐峥主动退出,而他的一句“团魂还需要她们自己来找”,更直指姐姐们形大于魂。想要搞定一群30+又各自有主意的姐姐,谈何容易。

提及“衍生综艺”,不管是从节目定位、艺人选择还是整体形式,《元气满满的哥哥》和《追光吧!哥哥》不可谓是追风《浪姐》。然而,与《浪姐》火热情形不同,两档以“哥哥”为主的节目均遭遇了“滑铁卢”。

“中年破圈”看似励志向上,可光鲜亮丽的热搜背后,破圈的初衷总是被各种人为制造的冲突、矛盾所掩盖,想要顺利且持久出圈,难上加难。

“综N代”失灵,多档节目现疲态,老牌综艺,难!

如果把如《浪姐》等新类型节目,形容为支撑2020综艺市场KPI的“大腿”。那么,诸多老牌综艺,理所应当被视为应当担负起另一条“大腿”的作用。

无论以数量或质量来做标准,2020年都是综艺节目竞争空前激烈的一年。

随着选秀市场大热,各种新IP应运而生。“养成系”偶像选秀类综艺,战火延续。自《偶像练习生》后,《创造营2020》《青春有你2》《明日之子第四季》和《少年之名》四档节目“神仙打架”。

《青春有你2》,虞书欣一句“哇哦”爆红出圈。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让reader比rapper更出名。

而《创造营2020》冠军希林娜依·高成团夜之前险被反超,最终C位惊险出道。

火箭少女101解散演唱会上,杨超越“干啥啥不行,和老板吵架第一名的”崩溃式发言,再次刷屏网络。

新老选秀偶像之间,你争我夺娱乐版面的情况,也映射了新老综艺IP之间的正面交锋。

“综N代”是被反复提及的概念,纵观国内综艺,尤以《奔跑吧,兄弟》和《极限挑战》为代表。作为具有“N属性”的节目,总会面临着“变”和“不变”的问题。往往第一季是最具有新鲜感,也是最为成功的。

大家几乎见证了《奔跑吧,兄弟》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随着邓超、陈赫等元老成员的相继离开,李晨和郑恺在撑场面。虽然后来迎来沙溢、郭麒麟等新成员,甚至还加上了顶流蔡徐坤,可几乎全员大换血的《奔跑吧》终究是变了“味道”。

游戏不再有难度,也缺乏新意;刻意造梗,奈何笑点不足;成员之间,倒更像是纯粹的“商业伙伴”,默契不足。同样的,《极限挑战》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综N代”的名号,已不能成为保证收视的万金油。想要开辟新领域,挖掘更多存量,多少还需要点运气。

“综N代”失灵,也意味着老牌综艺呈现疲态。单单依靠情怀和习惯,已经不能再把观众拉回来。审美疲劳、缺失新鲜感,成了绞杀老牌综艺的致命攻击。

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歌手》宣布完结,成了传统音乐节目持续低潮的一个缩影。《中国好声音》第九季落下帷幕,紧接着宣布第十季海选开启,似乎又意味着大IP、大制作的综艺节目,仍有市场。

可别忘了,近几年在以嘻哈、乐队等新IP、新形式的音乐节目的夹击之下,这两档曾经的王牌节目早就显露疲态,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前者是从前谁上谁火,而后却难再邀到兼具实力和话题的“新面孔”,最终不得不宣告终结。

而好声音系列,似乎骂声相较之前少了许多,实际上是因为看到人少了,骂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当然这并不是空穴来风,除了今年的冠军单依纯实至名归,还献唱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秒钟》的主题曲,可谓起点蛮高。回望前几届的冠军,如今多是籍籍无名。

造星能力下滑,导师“你的梦想是什么”,似乎也无法真正的帮助素人成功实现梦想了。

《中国好声音》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虽然特别加入了“原创赛道”。正所谓“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态度,对于这样的老牌节目,稳中求变的做法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口碑回升。

音乐综艺算是市场上的全能型选手,想要玩出花样虽不易,至少还有得玩。但是对于有些“长寿型”节目来说,瓶颈期的冲击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流失更多的观众。

说到国内“长寿型”节目,《快乐大本营》当仁不让。这档节目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可事到如今,相信很多人已经没有了那种“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的感觉。

《快本》的游戏环节频频陷入“抄袭”风波,“拿来主义”的做法只能证明节目在创新方面黔驴技穷。观众在成长,节目类型在丰富,大家也就不再满足于靠情怀来看节目的需求中了。

按兵不动,观众会觉得没新意;突破创新,节目又怕万一失败会被骂得很惨。在变或不变的选择中,老牌综艺节目,难!

演技类综艺成热门,拼演技成最强看点,到头来冲突矛盾成主线!

近两年,“演技类”竞技综艺成了香饽饽。有人靠着节目翻红,有人靠着节目出圈。有人被骂,却人气飙升;有人被淘汰,却迎来事业第二春。

无论怎么看,凡是与“演技类”综艺挂钩的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中分到红利。如果要选出2020下半年的“综艺之王”,《演员请就位2》当仁不让。

节目的出圈,在于它的“逆思维”。在其他节目依旧遵循着“你好,我好,大家好”思路中时,《演员请就位2》已经将“激化矛盾”这条法子,用的炉火纯青。

争吵、落泪、怒怼、圆场、离席、致歉……这些本与“演技”毫无关联的场景,却真实的发生在《演员请就位2》的舞台上。并且,发生对象不是演员,而是导师身上。

节目最大程度的激化了四位导师之间的矛盾,让冲突最大化。演技不再是核心,毒舌、争辩、对抗、爆料才是观众的心头好。也难怪有人会调侃,节目应当改名为《导师请就位》。

其实早在《我是演员》第一季的节目中,当时作为导师的章子怡和刘烨就曾因某位演员的表现,在现场大扔皮鞋,引来不小轰动和讨论。在演技类综艺节目中,导师的“表演”,永远要比演员来得更有看点。

就像某位综艺导演曾提到:“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有时候“失控”太好了。恨不得天天出幺蛾子,这样内容就多了”。

尽管大家心知肚明,所有的失控场面,其实都在掌控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剧本化”。只不过打着“要展现作为演员的能力与价值”的舞台的目的,最后却仍旧向“用冲突吸引观众”的低头,丢了“演技”核心的节目,还能称之为“演技类”综艺吗?

2020年的综艺市场,呈现了龙盘虎踞的态势。新IP强势进攻,老牌节目退守二线,保守防卫下再求变革。各有各的优势,又各有各的难处。

但这一年,也不乏出现了像《国家宝藏》《忘不了餐厅》《舞蹈风暴》等许多优质的国产综艺。他们有能引起观众共情的点,也有引发思考的社会意义。希望在2021年,会出现更多“综艺之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