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鹽城大豐站/單培泉 攝

位於江蘇沿海中部的鹽城大豐擁有多張令人羨慕的“名片”,集麋鹿故鄉、長壽之鄉、黃海港城、上海“飛地”等各項美譽於一身。

鹽城大豐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城市區,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人均GDP接近10萬元,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突破千億元,還創成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12月底鹽通高鐵通車後,大豐將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成爲江蘇沿海最具吸引力濱海新城區。

目前,大豐區正以“綠色”爲城市底色和發展基調,緊扣“蘇北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沿海綠色產業新高地、長三角‘飛地經濟’示範區”三大定位,加速成爲江蘇沿海重要的新興產業增長極。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豐港/李思遠 攝

構建開放開發立體格局 發力“兩海”強合作

大豐因海而興、借海而強。近年來,該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機遇,堅持寫好海洋“文章”,持續掀起海洋經濟大開發、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熱潮。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建有海港生產性泊位19個,與上海港實現“滬豐通”通關模式,開通國際國內集裝箱班輪航線7條,聯通1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0餘條散雜貨航線遍佈各大洲。今年大豐港正式入列鹽城港“一港四區”組團,全力打造長三角北翼現代物流樞紐港。預計到“十四五”末,大豐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1億噸、100萬標箱。

港口興,則臨港產業興。日前開工的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全世界最大的智能網聯多功能柔性測試廣場、全世界唯一封閉試驗場內擁有全尺寸蝶型立交橋和高架路、全世界唯一具有500米以上真實隧道的智能網聯試驗場、全世界最寬的智能網聯多車道性能路、全世界網聯功能最齊全的試驗場“五個世界第一”。作爲大豐開放沿海的重要窗口,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正以國內韓資密集區爲重點,招引韓資項目,加快推進興國工程機械、新星高空作業車等韓資項目,打造中國中部沿海海洋經濟中韓合作新高地。

如果說沿海是大豐的最大空間,上海則是大豐的最大優勢。大豐與上海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親緣相牽,合作交流歷久彌新,建有上海市政府和江蘇省政府主導、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省際合作園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已被納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全力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上海光明食品集團、臨港集團、上港集團、東方國際等50多家企業在豐總投資超150億元。常鹽、蘇鹽等南北合作共建園區加快建設,常高區大豐工業園連續9年被評爲“江蘇省共建園區先進單位”。

今年,大豐與光明食品集團合作共建光明食品產業園、中央廚房及淨菜加工配送項目、糧食儲備加工、1000萬羽蛋禽養殖及深加工、20萬噸水產品生產加工、奶牛養殖及乳製品深加工、進口牛羊肉及深加工等“一園一廚五基地”項目,加快推進區場一體化聯動發展,共建上海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加工基地,爲打造飛地經濟示範區提供樣板。

“兩海”聯動匯聚開放動能。大豐現有外資企業206家,合作共建園區全市最多、層次最高,外貿進出口總額、利用外資總量連續8年全市第一,經濟外向度全市最高;全區對韓進出口額年超3億美元,年增長10%以上。緊咬發展這一要務不動搖,大豐堅持“四向發力”,東向出海,面向日韓、歐美、東南亞,融入全球經濟發展;西向進入淮河長江,輻射魯豫皖,服務中西部;南向深耕長三角,接軌大上海;北向融入大市區,全區開放發展跑出“乘風破浪”加速度。

做足“綠”文章,大豐用“綠色產業”夯實城市底色

放眼大豐廣闊的灘塗,一座座風力發電機傲然佇立。數據顯示,大豐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超過7.6米/秒,遠海接近8米/秒。得天獨厚的海洋和風能資源是大豐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儲備力。

當下,江蘇沿海重要的綠色產業增長極正在大豐蓬勃興起,據瞭解,大豐區正全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突出海上風電和光伏兩大平臺,從項目招引、企業集聚到產業鏈構建,全面佈局風光電的智慧能源“新基建”。

據瞭解,去年,大豐全區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業開票銷售佔鹽城近40%。作爲國內第一家擁有國家版權標示的風電產業園,大豐風電產業園內雲集了多家行業領軍企業。以江蘇金風科技爲例,該企業被視作大豐風電科技的“領頭雁”,創下了中國最全的風電產業集聚區、中國最大的風電產業園區、中國最早的海上風電製造基地等多項之最。

未來,隨着阿特斯太陽能組件、正泰新能源5GW高效電池和組件等一批重大項目在大豐落戶投產,以及金風科技、中車電機等領軍企業存量增長,預計到“十四五”末,大豐區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業將實現千億銷售規模。

人才“活水”的注入,爲大豐新能源產業的研發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5月,大豐區人民政府、鹽城工學院、江蘇金風科技三方聯合成立了鹽城工學院大豐新能源產業學院,該學院現已被納入江蘇省首批重點產業學院建設序列,是全省唯一以新能源產業爲建設方向入選的學院。

據瞭解,該學院將致力將自身打造成爲全國新能源專業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聚集地,計劃每年培養相關專業人才500人次,爲大豐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此外,大豐正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電子信息及智能終端的產業鏈發展。這兩類新興產業將與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產業一起,共同構築起大豐的“三大新興產業”高地。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展示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鹽城黃海溼地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黃海生態區中最重要的候鳥停歇節點,也是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塊。2019年7月,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豐位於鹽城黃海溼地的核心區,涵括鹽城國際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和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保護區現有麋鹿5681頭,約佔全世界總數的70%,其保護區面積、麋鹿野生種羣和麋鹿基因庫均爲“世界之最”。

今年12月2日,大豐被認定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此前,大豐已建成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區。可以說,這一系列綠色發展的成就,與大豐堅持“綠色”城市底色,探索“綠水青山轉化路徑”的努力緊密相關。

未來,大豐將打造區內首條旅遊公路1號線,全長96.5公里,以“鹿鶴海港,灘塗風光”爲理念,將海港、灘塗、鹿鶴、農漁文化互相融合爲一條自然鄉野的海堤風景廊道。這一文旅項目也將成爲大豐推動生態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化的又一“綠色”實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