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舉行了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李時珍醫藥創新獎頒獎儀式。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學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帶領醫院脾胃病科研創新團隊完成的項目“基於‘脾虛失運’核心病機應用健脾方藥治療慢性胃病的應用”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的二等獎。

黃穗平教授秉承導師梁乃津、吉良晨和餘紹源教授從脾胃論治慢性胃病的學術思想和臨牀經驗,通過自身近40年的臨牀實踐和研究總結,提出“脾虛失運”是慢性胃病的核心病機。基於此進行兩大研究方向:一是:“脾胃虛則升降窒”——脾虛引起的氣機升降失調在慢性胃病發病機制的相關基礎與臨牀研究;二是:“脾胃虛則運化衰”——脾虛引起的運化水谷精微水溼功能失職在慢性胃病發病機制的相關基礎與臨牀研究。

黃穗平教授帶領的脾胃病研究團隊先後開展了“基於平滑肌細胞肌球蛋白輕鏈激酶(MLCK)信號傳導通路的脾虛證胃腸動力障礙以及四君子湯干預的分子機制”等5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還開展了“健脾理氣顆粒治療脾虛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牀及藥理研究”等一系列較高質量的臨牀研究,通過循證醫學研究,證明了應用健脾益氣相關中藥複方治療慢性胃病臨牀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具有較明顯的中醫特色和優勢。

本項目還開發了胃炎清片和膠囊、健脾理氣方、萎胃復元湯、黃氏胃康飲等多箇中藥複方製劑,臨牀用治胃病,療效顯著,其中胃炎清片及胃炎清膠囊是華南地區最早運用於治療慢性胃炎伴Hp感染的中藥院內製劑,專科搭建了院級“慢性胃炎優勢病種”建設項目平臺,建立了中醫藥辨治胃病研究創新團隊,年均接診慢性胃炎患者超過5萬人次,培養了慢性胃病診治技術骨幹10多名和博士、碩士研究生20餘名,發表了高質量醫學論文12餘篇,他引165次,出版相關學術專著9部,撰寫併發布中醫診療指南3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成果在多家中醫醫院推廣應用,並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國學術經驗交流會介紹和推廣。

“脾虛失運”是慢性胃病的核心病機,脾胃虛弱是慢性胃病的常見證型。這一論點被業界專業權威機構認可,並由黃穗平教授負責執筆制定了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2009)》《慢性胃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腹脹中醫臨牀實踐指南(2018)》《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消化系統常見病中醫診療指南-功能性腹脹(2019)》。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大科

責編:宋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