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一邊使勁“種樹”,一邊使勁“砍樹”,樹可能都還沒有長到成年,就已經再次被砍了,這是全球的一個整體現象。這說明什麼問題?人類對地球的保護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只有部分人意識到了,所以導致我們地球的整個生態系統還是處於越來越嚴重的狀態。並且隨着氣候的轉變,高溫,乾旱,強風暴,強降雨,野火等等都在導致生態系統更加的嚴峻,所以綜合情況來說,我們地球是變得越來越糟糕了。

下面,我們就針對亞馬遜雨林地區進行一個說明,整體上來說,亞馬遜雨林也是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之下逐步走向“脆弱”的狀態,並且當亞馬遜雨林徹底失去之後,人類可能再想還原它基本不可能了,同時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信號。

亞馬遜雨林將走向崩潰

對於全球動植物最豐富,生態系統最穩定,最完美的亞馬遜雨林來說,它走向崩潰的邊緣,對人類來說確實是一種危險的信號。亞馬遜雨林維持整個地球“氧氣循環”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在“碳匯”方面也具有極大的價值,亞馬遜雨林可以說完全將地球最嚴重的東西完全“包攬”了。同時該地區還生存了大量的稀缺性動植物,這些動植物的存在是促進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

然而根據《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與政策》新報告指出,如今的亞馬遜雨林面臨到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正在走向崩潰邊緣,根據科學家羅伯特·托維·沃克表示,隨着氣候的轉變,延長性的乾旱正在加速亞馬遜雨林樹木的“逆生長”,而這種乾旱季節還在持續之中,加上森林大火的影響,植被生存非常的困難,如果要讓這些草和灌木等植物,在延長性的乾旱季節快速恢復,那必須改變生態系統纔行。

而如今氣候已經讓其改變不了,所以通過這些研究數據表明,到2064年(也就是43年後),亞馬遜雨林的部分地區將走向崩潰,也就是達到“生態系統的臨界點”,特別是在亞馬遜雨林的南部地區,變得是越來越嚴重,其中森林大火的破壞是最強的。在2020年10月的野火季節,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時,巴西進行森林的砍伐達到了1202平方公里,同比增長了55%,這加大了對生態系統的破壞,“雙重影響”之下,導致整個生態系統更加難以恢復,所以一旦“跨過臨界點”,那基本上就徹底走向崩潰了。

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有更多的動植物將會滅絕,因爲生態系統都崩潰了,動植物生存就受阻,那麼必然也是出現相應的情況。有人將亞馬遜雨林比喻成“未來的沙漠”,這個雖然有點誇張,但是持續下去,不可能也可能變成“人造沙漠”的出現,所以不是好事情。

亞馬遜雨林的改變,地球會發生什麼?

其實上面我們也說了一部分。亞馬遜雨林雖然是位於南美洲地區,佔地550萬平方公里,但是整個雨林橫跨9個國家,但是就這一個地區,它就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所以一旦這個地區失去,那麼地球的生態系統將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同時地球最爲明顯的改變可能就是熱帶雨林的系統崩潰,同時導致地球其他系統發生轉變。

從而可能引發全球性的災難,所以地球也將徹底失去一個穩定的模式,那麼所謂的氣候,生態系統等將引發新一輪的“生物滅絕可能性”。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這也是一個明顯的不好信號。嚴格的來說,地球的任何一個地區生態系統變了,都會危及到全球人類,更何況,亞馬遜雨林是這麼大的一塊區域,那麼影響肯定會更加的大了。所以,地球無論發生什麼,人類都無法避開,因爲我們也是生態系統之中的“一員”,我們是依賴於它們的。

生態系統對人類的警惕,人類應該如何做?

生態系統的改變,對我們人類來說,只有保護纔行。當然有些是可以改變,但是有些也無法改變,例如:要求巴西停止亞馬遜雨林的砍伐,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科學界呼籲了這麼久,也是無動於衷。而能夠改變的就是將氣候改變,減少亞馬遜雨林的乾旱,野火等問題,這纔是人類可以直接影響的,在大自然的面前,人類雖然渺小,但是人類的活動正在改變大自然,並且這是長期積累下來的。

所以,我們也只能慢慢地將其還原過來,從現在做起纔行。但是很顯然,如今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是沒有停止,反而加劇了,所以最終我們可能會“眼睜睜”地看到地球被人類徹底“摧毀”,除非人類及時醒來,不然也是別無辦法。

所以如今的地球看上去非常的安全,但是人類正在將自己“推向”懸崖邊,當人類踏過那一步之後,那麼人類再想反悔就不可能了,所以人類應該加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