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裏誰的出場最有氣勢?徐晃絕對是最拉風的猛將之一。一回合速斬李樂,一回合速斬崔勇,之後與許褚刀斧相交,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徐晃的出場表現帶給我們驚豔之感,可惜就是曇花一現,後期的武力表現就不盡如人意了。

徐晃在演義裏的武力表現就像一隻高開低走的股票一樣,武力表現總是時好時壞,不太穩定。最大的敗績就是二十回合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顏良,令人大跌眼鏡。

歷史上的顏良一介武夫,武力並不突出,也沒有顯眼的戰績,在三國名將排行榜上,是敬陪末座的存在,但在演義裏,他搖身一變,成爲頂級猛將,在白馬之戰中,居然二十回合殺敗了徐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作者這樣寫,無非就是爲了突出最後出場的關羽之勇罷了。

行文及此,有個疑問:作者爲什麼要安排徐晃去給關羽做墊背,而不是其他武將呢?

小編以爲,如果讓許褚二十回合敗給顏良,這樣去寫未免太荒唐了,但是如果安排呂虔、李典之流輸給顏良的話,又突出不了顏良之勇,對於突出關羽就更無從談起,所以說,羅貫中安排徐晃出場二十回合敗給顏良,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方面不能過於厚此薄彼,誇大顏良的武力,另一方面也要考慮這個武將的實力,不能是菜鳥,否則就突出不了。而徐晃在曹營裏是比較突出的猛將,在五子良將裏面,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作者安排這樣的武將輸給顏良,可以很好地突出關羽之勇,不至於令人覺得荒謬。

就這作者這一險惡用心之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以智勇雙全、進退有度著稱的,被曹操讚譽爲“周亞夫之風”的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就這樣在作者和蜀漢迷的“心照不宣”之下被惡意貶低了武藝,失去了他原本應該有的光彩,令人扼腕不已。

歷史上的五子良將是比蜀漢五虎高一級的武將,蜀漢五虎並無權威性,這是元曲戲劇的稱謂,歷史上並無五虎將的說法,嚴格意義上說,蜀漢也只有四虎,就是前後左右的四個將軍,趙雲是中護軍,按理不應該排入五虎將的行列,因爲級別根本不夠。

放棄演義裏那麼多的單挑套路描寫,正眼去看徐晃,我們才能發現一個真正的徐晃。他智勇雙全,驍勇善戰,帶兵從嚴,進退有度,曹操尚有不及之處,何況是蜀漢五虎呢?

蜀漢五虎,因爲主子劉備的緣故,一直偏安一偶,無法展足中原,勢必對個人能力發揮有所限制,可以說,蜀漢五虎,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只有關羽張飛兩人而已,其他都不是你一個檔次的武將,馬超勇而無謀,黃忠年事已高,趙雲職務所限,都是很難在戰場上有所發揮的。

而且蜀國偏小,多是不毛之地,能稱良將的,僅關羽一人而已。但是關羽與五子良將相比,一點也不突出,如果不是演義過度誇大關羽的武力,給我們一種關羽所向無敵的錯覺,其真實武勇,不會超過五子良將。斬顏良,不是關羽可以炫耀的資本,關羽能夠斬殺徐晃嗎?

小編以爲,蜀漢五虎最不宜被高估,都是演義誇大的人物形象,蜀漢一直是三國最弱的一個國家,如果五虎真的如此神勇,爲何不能改變一點現狀?

關羽不肯降曹,除了兄弟義氣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的能力在曹營中未必就是扛把子,與五子良將相比,也無優勢可言,更遑論地位更高的夏侯淵、曹仁等輩?

這纔是關羽的精明之處,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關羽如何真的投降曹操,其地位未必就能高於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小編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徐晃的能力不輸關羽,更不亞於蜀漢五虎。

那麼您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