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下稱“鵬元徵信”)因多項業務違規而被央行處以鉅額罰單,合計罰沒接近2000萬元。這是央行對國內獲批的徵信機構開具的最大罰單。

罰單顯示,鵬元徵信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爲包括:未經批准擅自從事個人徵信業務活動、企業徵信機構任命高級管理人員未及時備案。對此,央行沒收其違法所得1917.55萬元,並處罰款62萬元,合計罰沒1979.55萬元。

官網資料顯示,鵬元徵信成立於2005年4月8日,註冊資本2.01億元,具有央行備案企業徵信從業資格。2018年10月,鵬元徵信成爲國家發改委批准的”綜合信用服務試點機構”,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綜合信用服務業務。也就是說,鵬元徵信是沒有個人徵信牌照的。

天眼查APP顯示,谷國良是鵬元徵信的總經理、董事長以及實際控制人,直接持股14.4139%,實際持股41.1094%。

公開資料顯示,鵬元徵信成立後,深圳市個人信用徵信系統正式移交給其經營管理。根據介紹,該系統2002年投入試運行,向商業銀行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

鵬元徵信官網介紹稱,其業務涉及信用修復,旗下有移動互聯網徵信平臺“天下信用APP”。鵬元徵信還介紹稱,其入選爲可爲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根據介紹,其可通過信用修復培訓,爲一般失信行爲主體、嚴重失信行爲主體、特定嚴重失信行爲主體提供服務。

據北京商報等報道,針對所謂信用修復的現象,有律師表示,部分公司採取惡意篡改信息、提供虛假材料等違法手段來獲取銀行信任,或是假扮當事人應付銀行或監管部門,這一行爲需要承擔相應的違法責任。

事實上,鵬元徵信曾經離個人徵信牌照僅有一步之遙。

2015年,央行下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正在申請個人徵信牌照的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鵬元徵信、考拉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爲六個月。

但此後個人徵信牌照未正式下發。2017年4月,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則表示,“綜合判斷,8家進行個人徵信開業準備的機構目前沒有一家合格,在達不到監管標準的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

直到2018年,央行向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發放了我國首張個人徵信牌照。值得注意的是,百行徵信的股東爲央行旗下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和前述八家機構,其中,鵬元徵信持股8%。

因此,無論是鵬元徵信,還是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均不具備直接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資質。事實上,騰訊徵信曾於2018年1月推出“騰訊信用”平臺,但很快就宣告下線。

除了百行徵信外,國內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也在近期發放。2020年12月4日,央行受理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據披露,樸道徵信註冊地在北京市朝陽區,註冊資本10億元。

樸道徵信主要有5大股東,其中第一大股東是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剩餘4家分別爲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5%)。公告同時披露了該徵信公司的擬任職董監高人員。董事長爲趙以邗,資料顯示他是央行徵信中心前副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