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很多時候由於外力或運動原因造成了踝關節、趾關節脫位骨折等情況。讓患者很是痛苦,有不少朋友選擇中醫推拿調理,那麼中醫推拿是如何調理踝關節、趾關節脫位的?

踝關節由脛骨、腓骨下端與距骨構成,活動範圍不廣,因爲構造較複雜。然而脫位後復位也較困難,往往會合併骨折,治療時應多注意,避免造損傷。

踝關節脫位原因:多數由高處墜跌時足部內翻及蹠屈而造成脫位。雙足同時着地時則症狀較輕,如一足先着地則症狀較重。常因關節面擠壓而併發骨折。

踝關節脫位症狀受傷後足部腫脹、疼痛,不能運動。向外脫出,則足向內彎,外踝隆起。向內脫出,則足向外彎,內躁隆起。

推拿手法復位:患者坐在治療牀上,助手雙手拉住小腿骨,推拿老師一手拿其患肢足跟,另一手拿其足面,一拇指按壓突出之骨。在與助手相反方向牽拉的同時,搖踝關節2~3遍。在搖、垃圾拇指下壓的情況下,即可復位。

復位後康復調理:要求與健側關節寬窄相等,包紮固定2~3周。1周後打開,用外用藥燻洗,4周後開始適當功能鍛鍊。切記按照上述時間進行治療,傷筋動骨一百天,因此我們要做好修養才能夠早日康復。

趾關節脫位的情形,大致與手指關節脫位相同,多向背側脫位,多因外來暴力,如跌倒、踢撞等所致。脫位後可看到畸形,骨端突起,足趾縮短。

推拿手法復位:患者端坐位,將傷肢放在方凳上,推拿老師坐患者對面,用鬥拇、食指拿傷節之上下,拔伸突出之骨對捏.如聽到響聲及手指下有滑動感,即已復位。復位後檢查其能否屈曲,隆起畸形是否消失。傷筋重者,可包紮固定2周即可康復。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不做診斷、治療的根據。當然還有很多推拿手法可以輕鬆調理關節脫位。

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推拿手法調理踝關節、趾關節脫位的呢?歡迎留言交流,一起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