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網站12月10日發佈《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國衛規劃發[2020]22號)。通知中提到“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這意味着持續近一年的羣“碼”薈萃的時代即將結束。

前健康碼時代

健康碼出現前的“兵荒馬亂

年初的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各地都打響了緊急“作戰”——隔離。大到出境入境,小到買個菜進出小區,都要面對不同程度的盤查。

在人肉登記的時代,無論是安全還是效率都存在安全隱患。記得疫情甫一發生,每逢早晚高峯,連進出小區都要排好久的隊伍,隊伍裏的人冒出的白氣把這條等候登記的長龍變成了一列蒸汽火車。

等輪到自己的時候,用公共的筆和紙張填寫單子,還要再擔心一遍安不安全。雖然附近小區沒有出現病例的消息,但出門在外還是會擔心新冠病毒潛伏在某處,搞得自己風聲鶴唳。

二月的時候,浙江省杭州市首先推出健康碼模式,混亂的人肉登記時代逐漸拉下帷幕。

健康碼時代

當疫情遇上大數據,健康碼橫空出世。

自打浙江打響了第一槍,健康碼在全國遍地開花。誰手機上沒有兩三個健康碼都不好意思出門。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總得帶點綠,健康碼如果不綠,那生活可真就過不去了。一時之間,“我綠了”有了更多的含義。

從那時起我們過上了有碼的生活,出個門不光隨時隨地要被測溫槍biu一下,還要亮出綠油油的健康碼。有時候在家呆久了乍一出門,打開支付寶發現健康碼更新了,還得手忙腳亂重新操作一番,否則就得被全副武裝的掃碼人員攔在門外。

除了需要定期更新,對不會使用智能機的老人和小孩不友好以外,健康似乎沒有別的缺點。手機已經成了現代人出行的必需品,彼時的健康就像是一塊表明自己沒有新冠的通行證。

全國抗疫的熱情高漲,國內疫情形勢也不斷好轉。隨着疫情日復一日的趨於穩定,復工和復學來了,在家閒了很久的學生和打工人開始全國規模的大範圍移動。復工復學的順利進行,健康碼必不可少,但同時也面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用慣了本地的健康碼,換了個地方忽然被告知:“不行,你得用XX碼/寶”。

這就要說到,自從浙江省杭州推出健康碼以來,其他省市也紛紛上線了各自的健康碼。說段報碼名的貫口:安徽的安康碼、北京的健康寶、廣東的粵康碼、廣西的健康碼、甘肅的健康出行碼、湖南的電子健康書、河北健康碼、吉林吉祥碼……五花八門是一碼歸一碼。如果想在上海用蘇康碼就如同是”那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會被無情地拒絕。

說起蘇康碼,就不得不提蘇康碼推出以前,江蘇在“一碼歸一碼”這件事上可謂是一馬當先,數碼並行——在巔峯時期有十三個現行的健康碼:南京的寧歸來、蘇州的蘇城碼、鎮江的鎮健康、無錫的錫康碼、連雲港的連易通、淮安的淮上通、南通的易來通、徐州的彭城碼……但還真別說,這各市健康碼的名字起得也別有特色。於是新冠疫情期間,繼派出十三個援鄂醫療團隊出名以後,江蘇再一次靠着健康碼打響了“江蘇十三太保”的稱號。

後健康碼時代

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隔離時期大家的行動範圍很小,各地的健康碼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但當學生和打工人們重新回到學習和工作崗位,各地和各地的健康碼就發生了碰撞。除此以外,健康碼對不使用、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羣體不友好的問題也亟待重視——沒有智能手機而無法展示健康碼的老人被擋在了超市門外、公交車門外……

轉眼2020即將過去,國內疫情似乎也正處於湖面微瀾的狀態,可能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仍然要和新冠鬥智鬥勇,因此健康碼也將作爲通行證的角色繼續存在下去。

國家衛健委在這個時候推動健康碼“一碼通行”,也是爲了尚不確定的未來做準備。時至寒冬,抗疫的熱情卻不能因爲寒風冷卻。越是在新冠式微卻又有着死灰復燃之勢的今天,越應該堅持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