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消化內鏡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消化內鏡的麻醉管理已成爲一種專科麻醉。消化內鏡手術麻醉的目的是保障消化內鏡手術患者的安全,有效防治相關併發症,併爲術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條件。

病例回顧

病例 1

患者,男性,78歲,主訴:發現賁門腫瘤1個多月。現病史:患者1個月前因消瘦行胃鏡檢查示賁門癌,病理示黏膜慢性炎伴腺體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竈性癌變。患者自發病以來精神可、胃納可、夜眠可、兩便正常。即往史:有三尖瓣反流病史及甲亢病史,均未系統診治。

體格檢查

體溫(T)36.8 °C,脈搏(P)120次/分,呼吸頻率(R)20次/分,血壓(BP)111/80 mmHg。患者神志清醒,營養中等,查體配合。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胸廓無畸形,雙肺叩診音清,聽診呼吸音清。心前區無隆起,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律齊。

輔助檢查(胃鏡)

外院檢查結果:賁門癌、淺表性胃炎、病理(賁門)黏膜慢性炎伴腺體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竈性癌變。

我院檢查結果:慢性胃炎(胃竇糜爛型),賁門黏膜病變(0-Ha+IIc爲主)。

實驗室檢查

診療計劃:患者擬在全身麻醉下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手術當天入院),手術時間大約需要2 h。

內鏡醫生告知,患者心臟有問題。麻醉醫生追問病史,得知患者2個月前因“頭暈一週”於外院治療,既往有冠心病、心房顫動病史。當時,患者CT檢查示:雙側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死;心電圖(ECG)檢查示:心房顫動伴快心室率,肢導低電壓,r波遞增不良,ST-T改變。患者血常規、尿常規正常,腦利鈉肽(BNP)4497 pg/ml、促甲狀腺激素(TSH)<0.005 μIU/ml,甲狀腺素(T4)187.20 nmol/L、遊離三碘甲狀原氨酸8.42 μmol/L、遊離甲狀腺素(FT4)51.40 pmol/L。

影像檢查示:(1)右房右室增大伴重度三尖瓣反流。(2)中重度二尖瓣反流。(3)中度主動脈瓣反流,主動脈根部及升主動脈增寬。該患者經過活血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等對症治療後,患者頭暈症狀好轉後出院。1個月後,患者第二次就診外院,主訴上腹飽脹不適半年,乏力一週。入院後完善檢查,診斷爲賁門癌。原計劃行外放療控制病情,患者家屬商議後要求至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未予特殊處理。

患者入室時,體型消瘦,身高165 cm,體重40 kg,經心電監護髮現心房撲動,心室率150~160次/分,有創動脈壓180/100 mmHg,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96%。

面對患者此種情況,麻醉醫生考慮患者目前內科情況不明,希望先完善相關檢查,再手術治療。內鏡醫生告知,如果行其他檢查及治療,患者將錯失內鏡治療的良好機會。由於該患者患有甲亢,且從未治療,所以患者進入手術室後心房撲動和高血壓同時出現,此時患者出現了甲亢危象。因此,儘管內鏡治療創傷小,但是在此種情況下,患者還是無法進行內鏡治療。

病例2

患者,男性,63歲,食管癌根治術後吻合口狹窄,目前僅能喫少量流食,擬行食管擴張術。該患者術前無明顯的內科合併症,因冬天患者穿着較多的衣物,放置咬口後發生嗆咳。爲了控制嗆咳,麻醉醫生快速推注80 mg丙泊酚。隨後患者氧飽和度下降,心率減慢至27次/分左右,立即進行心肺復甦(CPR),經過一系列救治,手術順利結束。該病例由於術前評估準備不足,且患者患有食管癌,吻合口狹窄,無法很好進食,導致患者術前容量缺失。再加上患者體型消瘦,營養不足,輸注藥物之後患者出現呼吸不暢問題。

深入思考

01安全的鎮靜和麻醉應該從術前評估開始

1. 爲什麼要術前評估?

(1)確認患者需要做什麼檢查或手術。

(2)確定需要的是“鎮靜”還是“全麻”。

(3)瞭解患者是否有嚴重的伴隨疾病。

(4)預判“鎮靜”或“全麻”的潛在併發症。

(5)判斷診療操作相關的風險:如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

2. 術前評估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1)病史、症狀和體徵。

(2)實施“鎮靜”一般無需特殊的實驗室檢查。

02病史的關注點

●患者是否有顯著的心、肺疾病史;

●患者是否有抽搐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病史;

●患者是否有睡眠呼吸暫停或鼾症;

●患者是否有“困難氣道"病史;

●患者目前服用藥物的情況;

●患者既往是否有內鏡治療史;

●患者既往是否有鎮靜或全身麻醉的不良反應;

●患者是否有食物或藥物過敏史;

●患者是否有酒精或其他藥物濫用情況;

●患者是否有反流、誤吸的風險。

03以下情況反流誤吸的風險增加

●患者是否有嚴重噁心、嘔吐;

●患者是否有胃食管反流;

●患者是否有膈疝史;

●患者是否有腸梗阻;

●患者是否有嚴重的吞嚥困難;

●患者是否有胃癱;

●患者是否有病態肥胖。

04體格檢查的重點

●意識狀況;

●生命體徵;

●心、肺聽診;

●氣道評估(包括是否存在困難通氣);

●是否肥胖或病態肥胖;

●是否存在腹水、腸脹氣和腸麻痹等。

05以下情況意味着檢查/治療有風險

●ASA Ⅲ級以上;

●困難氣道;

●既往鎮靜或全麻後有不良反應;

●酒精或其他神經精神藥物濫用;

●病態肥胖或OSA;

●急診內鏡檢查/治療;

●計劃檢查/治療非常複雜或時間冗長。

06消化內鏡鎮靜/麻醉的禁忌證

●有常規內鏡操作禁忌證或患者拒絕鎮靜/麻醉;

●ASA Ⅳ級及以上;

●未得到適當控制的可能威脅生命的循環與呼吸系統疾病,如未控制的嚴重高血壓、嚴重心律失常、不穩定心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發作期等;

●肝功能障礙(Child Pugh C級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嚴重貧血、胃腸道梗阻伴有胃內容物瀦留;

●有鎮靜/麻醉藥物過敏及其他嚴重麻醉風險者。

07內鏡檢查/治療最容易發生的問題

●呼吸問題: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反流和誤吸。

預防呼吸系統的不良事件至關重要

未完待續...

圍術期醫學論壇(zhwsyxl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