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艺赋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乌木满山琴满架,半移生计入神山。

1月3日,汨罗神鼎山庄,万籁俱寂,唯古琴天籁之音绕梁,一场琴家与斫琴家的交流雅集盛开。

来的不是客,聚的是知音,体现了雅集的闲情逸趣,也赋予了文化内涵。这场由岳阳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古琴演奏家朱益红携微月琴舍部分学生与神鼎山苏文胜先生共结的雅集,有着特别的意义。

苏文胜先生从事木雕艺术多年,后深迷古琴之音,遂开始访名家,引琴家,走上斫琴之路。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不言败的情怀,终于有了现在的古琴展馆,从而延伸出这场活动。作为汨罗儿女的朱益红,情怀古琴,默默守护传播,在汨罗举办过无数的雅集。此次,本着对家乡汨罗古琴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特为苏先生所斫之琴试音。

古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爱不释手的乐器。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制作古琴的技艺,就叫斫琴。

所谓古法斫琴,是指沿用唐代斫琴方法纯手工制作的技艺,每张琴经过选料、制图、造型、槽腹、试音、合琴、靠木漆、裹夏布、打磨、刮灰、底漆、面漆、擦漆、推光、上弦等将近200多道传统工序。而古法之精髓,慢工出细活,在于其中与现代工业流程相悖的细微环节。

都说,斫琴亦斫心。神鼎山这几十张琴,就是苏先生这么多年的心血凝聚。朱益红带领学生,全程以苏先生所斫之琴弹奏。梅实先生以学者之风,以雅俗共赏的风格主持。一曲古琴齐奏、琴歌《湘妃怨》瞬间让听者入心。随后的古琴独奏:《流觞》、《韦编三绝》、《平沙落雁》、《忆故人》、《泽畔吟》、《流水》有远古之思,细味悠长。其中的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大悲咒》更是禅音从意转,意先乎音。最后以琴歌合奏:《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曲有意而境无穷。让大家领略了其琴、其音、其地的神韵。

作者:张峥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