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論文

曾幾何時,國內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2000年左右,每年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S上僅能發表1~2篇論文,當時發表一篇SCI論文都非常的難,因此每發表一篇國際頂級論文都會成爲高校圈內的熱點,然而隨着海歸人才的迴流,以及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梯隊不斷提升,如今就連國內普通高校都可以每年發表1~2世界頂級期刊論文,而且在特殊的職稱制度下,學術造假論文屢見不鮮,甚至產生了師孃頌、父子專欄等怪象,因此,曾經爲了鼓勵國內科研人員發表論文的獎勵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時代的發展,因此201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發文,強調人才評價標準不再單一唯論文。

人才頭銜統計排名被叫停

2020年12月18日,教育部公佈了《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主要提倡精簡教育領域各類人才計劃,對原有人才計劃進行優化整合,不在把人才稱號作爲評價人才、配置學術資源的唯一依據,不單純以人才稱號獲得者數量評價人才隊伍建設成效,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宣傳獲得人才稱號,不發佈各類人才稱號名單、統計和排行榜,弱化人才頭銜的帽子,已經結束資助的人才頭銜將不能延續。

高校靠什麼競爭?

雖然目前教育部弱化論文和各種人才的數據統計,然而在現實中,不唯論文並不是論文不再重要,而是不再追求論文的數量,強化標誌性影響力的論文數據指標,這樣就打破目前高校三年週期考覈的標準,畢竟具有影響力的論文需要更長的週期和團隊合作完成,靠着簡單重複性沒有創新工作的發論文不再獲得獎勵,國家導向注重培養基礎創新型科研成果,也會是未來高校各項學科評估中的重要指標,不看學科論文數量,而是看學科論文中標誌性論文有多少?對學科的發展貢獻有多大。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潛心在山洞中花費三十多年測得一個精確的物理常數G,爲人類探索宇宙帶來更多的可能,在此基礎上的“天琴計劃”爲嫦娥探月的軌道精確計算完成在月球的無人交會。例如北京大學的屠呦呦,沒有太多的科研論文和人才帽子頭銜,但是一個標誌性的科研成果,讓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同時也是BBC全球評選20世紀最偉大人物唯一的亞洲代表人物!

高校靠什麼競爭?靠影響世界的標誌性科研成果,培養爲世界創造各種價值的人物,這也是中國高校真正成爲世界一流高校的重要指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