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消息,廣東省東莞市海心沙資源綜合利用中心綠色工業服務項目(以下簡稱海心沙項目)迴轉窯焚燒系統於12月22日正式點火。該項目是我國首個採用迴轉窯+等離子體協同處置固危廢的落地項目。海心沙項目的成功點火,對我國固危廢處置技術有着極大的示範效應。

迴轉窯和等離子體技術之爭,在行業內存在已久。自2014年9月,《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導則》(HJ 2042-2014)(以下簡稱《技術導則》)發佈實施以來,《技術導則》將等離子體技術正式列入危險廢物處理可選技術路線。

《技術到則》明確指出

(4.1.3.2)“危險廢物非焚燒處置主要包括……、電弧等離子處置等。”傳達了兩方面的信息,一是我們討論的是電弧等離子體,實指熱等離子體;二是等離子體處置技術屬於非焚燒技術路線,可以不需要氧氣或者空氣。

(4.2.3.3)“電弧等離子體技術適用於處置毒性較高、化學性質穩定,並能長期存在於環境中的危險廢物,特別適宜處置垃圾焚燒後的飛灰、粉碎後的電子垃圾、液態或氣態有毒危險廢棄物等。”表達了處置對象的適用性,特別指出了四類危險廢物。

(7.5.6)“採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置危險廢物時,應考慮其技術應用的範圍,對擬處理的危險廢物應根據廢物特點進行預處理。包括去除包裝、分離、固體混配、一次性包裝物破碎、粉狀廢物造粒、液體過濾等,以確保滿足其處理工藝要求。”提示預處理是非常必要的,並列舉了預處理可能用到的方法。

(7.6.2.3)“採用等離子體技術處置危險廢物,應根據需要進行系統配置,確保等離子體熔融爐、電源設備、測量控制設備和制氮設備穩定運行,並配備相應的進料單元、熱能回收單元、廢氣處理單元以及玻璃體輸出成型單元。等離子體處置過程產生的廢氣在沒有專門標準的前提下可參照GB18484執行。電弧等離子體技術的電弧溫度達到7000℃以上,反應區溫度控制在1200~1500℃範圍。”提示了系統配置的要求以及關鍵工藝參數。

迴轉窯焚燒技術是國內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的普適技術選項,可以處理多達二十多大類危廢,包括固態的、液態的和氣態的;工藝參數比較寬容,多數廢料可以直接進窯,窯溫控制精確度要求不高,操作要求不高。

但就東莞海心沙項目而言,採用迴轉窯+等離子體協同顯然有着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作爲具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由於其產業鏈豐富,在收集的固危廢來料中,所含品類衆多,如果採用單一的普適性技術,雖然可以說沒什麼錯,但明顯“進取性”不夠。等離子體特別適合處置垃圾焚燒後的飛灰、粉碎後的電子垃圾、液態或氣態有毒危險廢棄物等。以東莞市的人口及產業特徵觀察,等離子體技術特別適合處置的這四類危廢,在東莞應當需求明顯。

2、該項目承建方中信環境技術一直有着行業先行者的特徵,國內首個全地埋式MBR污水處理廠,膜芬頓技術,中國第一個石化污水雙膜回用,國內第一個COD<40mg/L的印染工業園MBR項目……

創新應包含技術研發、運營管理、模式設計等等,對具體項目,應選擇真正適用的技術和模式,而不應一味“求穩”。

3、海心沙項目位處東莞市麻涌鎮,周邊居民的鄰避效應如何消除?承建方有着京溪地下污水處理廠的項目經驗,以先進的技術、完善的運營體系、豐富的管理經驗及科學的管理體系取信於民。迴轉窯+等離子體的協同效果,預處理工作做足,必定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固危廢處置對周圍居民影響。

固危廢項目的處置的核心: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首先得要“無害化”,而不管是用迴轉窯還是等離子體,核心都是“燒”也就是用高溫處理。迴轉窯和等離子體各自有各自的優勢,融合起來,就是創新,就能夠爲環保作出更大貢獻。

小編點評:創新,是需要融合的。對危廢項目而言,對危廢來料特性以及項目所在地地形,環境容量等等要素的分析,是前置工作。

如果採用“普適技術”的迴轉窯來處理,是很“穩”,談不上“錯”,但難道就沒有提升空間了嗎?

歡迎轉發,或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