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一直都是車主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網絡上也流傳着各種各樣的“省油祕籍”

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說法

油門不要踩深了

大腳油門費油

油門越淺越省油

......

這些是真的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

汽車油門和油耗的關係

踩油門就是給油?

還記得剛學車時,被教練支配的恐懼嗎?你戰戰兢兢地龜速行駛,教練在邊上着急地大吼:“給油!踩油門!快給油!”

所以,很多車主就自然而然地認爲踩油門=給油。

然而,雖然它名字叫“油門”,但是它和油還真的沒有直接關係。

“油門”也叫加速踏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採用拉線控制的機械油門,另一種是電子油門。其作用都是供駕駛員根據行車條件,通過油門控制節氣門的開度,以調節氣缸的進氣量,從而改變發動機的轉速和功率。油門踩得越深,節氣門開啓得越大,進入氣缸的空氣就越多。

那麼進氣量跟給油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就靠發動機電腦的精密計算了。

油門控制節氣門的開度,節氣門的傳感器會將節氣門的開度信號以電壓的方式傳遞到電腦中去,電腦收到信號之後就開始根據進氣量結合空燃比(要想汽油能完全燃燒,汽油和空氣質量理想的比值是1:14.7)計算噴油量。

汽油和空氣混合進入氣缸,通過火花塞點火燃燒,從而形成動力。油門踩得越深,進入的空氣越多,發動機電腦就會控制噴油嘴加大噴油量,把混合氣濃度始終控制在一定濃度。

當空氣量和燃油量都增多後,氣缸內的爆炸就會發生的更加猛烈,就產生更強大的力量。在這種更強大的力量下,活塞就會推動曲軸加快旋轉,或輸出更大的扭力,使汽車的車輪旋轉得更快。這樣,汽車就會變得更加“給力”。

油門越淺越省油?

汽車燃油經濟性(Fuel economy in automobiles)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耗,是汽車在保證動力性的基礎上,以儘可能少的燃油消耗行駛的能力。日語稱之爲燃費,取的是“燃料消費”之意,指機動車輛使用單位容量燃料(汽油、輕油等)可行走的距離,也可以說是一定距離下耗費多少燃料才能完成的一項指標。

許多車主面對需要加油的路況,都不敢深踩油門。因爲在他們看來油給多了、給急了、轉速高了會加大油耗。

比如我們常說起步時要“輕踩油門慢起步”,只是指開車起步那很短的距離,車子開動以後,在道路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需要大膽給油儘快把速度和檔位提到最合適的狀態,低速低檔拖着跑反而是不省油的。

而轉速高不一定油耗高。例如,有些車最z佳轉速區間的臨界值爲2000轉,但有些車在2500-3000轉,發動機如果處於自己最經濟、最省油的轉速區間,那麼燃油經濟性表現是比較好的。如果發動機轉速低於或是高於這個區間,反而進入了低效區間導致油耗上升。

我們也可以通過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圖來理解。與一般的工況圖相比,它更能直觀反映發動機的油秏情況。

每款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都各不相同,但卻大同小異。橫座標是發動機轉速n(r/min),左側縱座標爲發動機輸出扭矩Me(N·m),右側縱座標是發動機做功氣缸平均有效壓力Pe(kPa),圖裏面一圈一圈像等高線一樣的的曲線是指燃油消耗率,它的單位是克每千瓦時,也就是燃燒這麼多克的汽油,可以產生1度電那麼多的機械能,反映的是燃料的轉化效率,數值越小表明效率越高、越省油。最小的那個圈是指最小的燃油經濟性。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發動機的扭矩、轉速與燃油消耗率並不是成直接的正比關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轉速越高不代表油耗越高,油門並非越淺越好,沒有達到最z佳轉速,油耗反而會更高。

事實是,中等油門是比較省油的;而當你深踩油門,甚至全油門的時候,發動機效率是相對低的;小油門也是一樣,因爲小油門時發動機燃燒燃油所產生的能量基本都消耗在克服自身阻力方面,所以效率也是低的,也不省油。

此外,不能忽視的是,油耗會受到使用的燃料、胎壓、路面狀況、引擎油種類、承載重量、行駛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

小編認爲,車子的油耗固然重要,但如果因爲計較那一點點燃油,而把自己搞得不敢踩油門、時刻糾結於踩油門的深淺,那便失去了買車、開車的意義。相比於時刻小心翼翼,油門要該踩就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