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了兩天的《巡迴檢查組》終於開始正常更新。在最新的劇情中,徐廣軍終於捨得鬆口,於是,整個事件逐漸開始明朗。

這部劇從首播開始,就給觀衆鋪下一個相當大的謎團。胡雪娥爲何帶着特製的錦旗“突擊”張友成?徐廣軍入獄,身爲其親哥的徐廣順爲何無動於衷?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爲何如此無作爲?從後續的劇情我們知道:事情之所以如此撲朔迷離,和徐廣軍知而不說有很大關係。

而觀衆也是一路苦等,當劇集更新到33集,終於開始有了重大轉折。因爲馮森和徐廣軍的對壘,徐廣軍最終據實交代。可這一段對壘,總的來說:固然精彩,敗筆卻也不小。

比如說徐廣軍這個人物,在邏輯上就立得不夠穩。

上面說到,整個事情之所以遲遲沒有進展,甚至讓工作人員出現判斷的偏差,都源於徐廣軍的閉口不言。如果徐廣軍早點交代,徐廣順自然也扛不了多久,而宋麗敏,當然也會更快浮出水面。

線索近在咫尺,卻生生鋪墊了30多集。這就留下了一個潛在問題:如果徐廣軍最終交代的事實不夠震撼,那麼就撐不起前面鋪設如此長的劇情。而事實的情況,確實如此!

整部劇的主線,是圍繞“爲沈廣軍申冤”展開的。因爲如果事情沒有實際性反轉,沈廣軍就會被判S刑。這也是胡雪娥不斷上訪的原因。而一個即將面臨S刑的人,還一直對工作人員隱瞞部分事實,那麼只有兩種可能:1、他真正犯的錯誤,比查到的更加嚴重;2、他是爲了保護某個重要的人,寧可犧牲自己。

可這兩種可能,都沒有。

在新的劇集裏,徐廣軍交待了兩個重要信息:1、苗苗的事確實是自己造成的;2、自己跟許大發之前就認識,也做過不少壞事。

但這兩點加起來,都遠遠不如“S害許大發”的判定嚴重,所以,徐廣軍在犟什麼呢?

雖然徐大發在面對馮森的質問時,全程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哭得那叫一個真切。可還是沒有用!演技上的發力,並不足以彌補劇情設定的不足。

很多觀衆在看到徐廣軍來來回回耍“小聰明”,每次要說不說的樣子,打出的D幕何其一致,都認爲:這徐廣軍,磨磨唧唧的,還救他幹啥?

而這樣的劇情,觀衆是整整熬了一集!也就是說:在33集的劇情裏,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長,全是被徐廣軍的拖拖拉拉給佔用完,讓觀衆看着那叫一個鬧心。

有網友事後留言調侃:別怪徐廣軍,要是提前把實情說了,那早就大結局了,還怎麼演下去?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也算有一定道理。可跳開徐廣軍的問題不說,馮森這個人物的設定也有不足。

還是回到“馮森和沈廣軍”的這次對壘上。馮森這個角色能文能武,談判能力也是不俗的。之前審黃四海、米振東等人,馮森的能力就可見一斑。可這恰恰也是馮森這個人物有“敗筆”的地方。怎麼講呢?相信很多觀衆看劇到現在,一個莫名的疑問越來越強烈,那就是:馮森怎麼就變成孤膽英雄了?

也就是說,全劇所有的推進全靠馮森一個人。馮森有進展,就會有突破,馮森止步不前,大家也跟着沒作爲。甚至,幫不上忙不說,還屢屢出現鄭、陳這樣的“坑huo”。這就莫名形成了一種“反方智商全在線,正方一堆拖油瓶”的局面。這樣的局面,不是說不能接受,重點是有標杆在前。所以稍微一對比,高下立判!

衆所周知,此劇是號稱“人民的名義”的續作。不管是製作方還是演員陣容,都出自同一個班底。回想一下,《人民的名義》爲何好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正反兩方智商不分伯仲,環環相扣,見招拆招,鬥得那叫一個精彩。而《巡迴檢查組》呢?智商全給馮森了,只造就了一個“孤膽英雄”,無它。所以,整部劇的張力就小了很多,基本全靠各種撲朔迷離的劇情在支撐。

總之,感覺這部劇整體和“巡迴檢查組”沒多大關係。反而應該叫“巡迴的徐廣軍”,或者“巡迴的徐廣順”更合適。往後的劇情,如果再這樣拖沓下去,那觀衆的失望度可能會大大增加。因爲劇情可以有複雜性,但“1加1等於2”的問題,非要從“數學起源”開始說,這對觀衆的耐心,着實有點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