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三五”中國共投運21臺核電機組,未達到裝機目標

國內核電建設未能完成“十三五”目標。

2020年12月31日9時30分,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核島澆築第一罐混凝土,標誌着該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這是中國“十三五”核電項目的收官之作,也是長三角區域內首臺華龍一號機組。

浙江三澳核電基地規劃建設六臺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總裝機720萬千瓦,總投資約1200億元。

其中,三澳核電一期工程爲國家“十三五”計劃開工重大項目,建設裝機容量兩臺120萬千瓦,一期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到175億千瓦時。

該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市核能發展有限公司、蒼南縣海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建和運營,首次吸收了民營資本參股,創造了核電企業混改的新模式。

因此,該項目也是首個民營資本參股投資的核電項目、溫州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投資。

隨着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正式開建,國內核電交出了“十三五”的成績單,與規劃目標仍有距離。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共49臺,裝機容量爲5102.71萬千瓦;核電總裝機容量佔比約爲2.4%;覈准及在建核電機組共19臺,裝機容量爲2099.26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一。

截至2015年底,中國投入商運的核電機組共28臺,總裝機容量達到2642.74 萬千瓦。

據此計算,“十三五”期間中國共投運了21臺核電機組,裝機共2459.97萬千瓦。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2020年運行核電裝機力爭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這意味着,中國核電“十三五”的實際在運和在建裝機,距離目標分別約有700萬千瓦、900萬千瓦的差距。

此外,《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還要求,開建CAP1400示範工程,建成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政府幾度暫停新增核電項目審批。石島灣CAP1400示範工程也耽擱多年。按照原計劃,該項目應於2014年正式開工,2018年併網發電。

2020年9月28日,國家電投發佈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成果——“國和一號”,即CAP1400壓水堆技術。國家電投表示,截至目前,“國和一號”示範工程施工設計已完成99.2%,總體進展順利。

2020年10月-11月,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完成雙堆冷試。按照規劃,該工程將於2021年實現首次裝料、臨界和機組併網發電。

經界面新聞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2020年,中國新覈准了兩個核電項目: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

當年新開工三臺核電機組:福建漳州核電2號機組、霞浦示範快堆工程2號機組、三澳核電1號機組。

同期投入商運後併網的有兩臺核電機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田灣核電5號機組。

2020年9月8日,中核田灣核電5號機組正式投產;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2020年12月27日,中核霞浦示範快堆工程2號機組正式開建;12月31日,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正式開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