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人體的大概有哪些經脈嗎?

人體有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以及一些細小的絡脈、孫脈。

十二正經包括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

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

這些經脈中,除了帶脈是圍着肚臍水平一圈行走外,其他的經脈都是沿着身體長軸循行的。

帶脈把循行在腰腹部的經脈給約束、捆綁起來了。

其中有一個穴位叫帶脈穴,可以代表帶脈。

帶脈穴是足少陽膽經與帶脈的交點。

帶脈穴在側腹部,在章門下1.8寸,當第十一肋骨遊離端下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這邊說到章門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說一下它的定位。

章門穴是肝經的一個穴位。在側腹部,第11肋遊離端下方。簡單一點取穴就是人正坐着,曲肘合腋,肘尖所指處,按壓有酸脹感。

帶脈穴具有治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腰脅疼痛,子宮脫垂,疝氣,腹痛等情況。

爲什麼有這些作用。

帶脈就像一個彈性護腰圍在腰腹部。是足少陽膽經在脅腰部穴位,亦爲帶脈的穴位。帶脈環身一週,狀如束帶而得名,有約束上下行經脈作用。

《黃帝內經》中曾說“陽明虛則宗筋從,帶脈失引,故足痿不能用也”、“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故帶脈穴能起到綁起腰腹的作用,強健腰腹部鬆弛無力的肌肉,治療一些腰腹部肌肉無力的疾病,比如腰膝痠軟、疝氣、腹痛等。可以經常搓揉帶脈。

白帶等帶下多是溼濁重的表現,寒溼帶下色白,溼熱則帶下色黃,甚至有異味。

帶脈環束腰部,上下行諸經溼濁沿帶脈下而成帶。帶脈可以調節下行之經脈的溼濁運行。奇經八脈的衝、任、督、帶四脈與婦科病關係極爲密切。故帶脈穴亦可治月經不調、帶下、陰挺等婦科病證。所以按揉帶脈穴可對赤白帶下有一定的作用,如果配上關元、氣海、三陰交、陰陵泉、次髎、白環俞、間使等,具有養肝腎、調衝任、和脾胃的作用,是治療各種慢性婦科病的基礎方。

好了,關於“帶脈穴”的科普就到這了,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轉發、關注、點贊,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