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4日開盤,貴州茅臺股價盤中達到2000元/股,距首次突破千元大關僅耗時一年半。截至“茅臺時空”發稿時,貴州茅臺股價報2004.81元/股,總市值爲2.52萬億元。

貴州茅臺股價2020年上漲逾85%

相較於2020年1月3日報1078.56元/股,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1998元/股,貴州茅臺股價這一年已上漲逾85%。

回看2020貴州茅臺股價曲線躍變點,2020年1月的1078.56元/股,2020年3月的低點960.1元/股,2020年5月1300元/股,2020年6月1409.98元/股,可以看到隨着疫情得到控制,貴州茅臺股價上升週期簡短,尤其是2020年7月,僅一週時間,就從1500元/股突破1700元/股,市值首破2萬億。

一個月後的2020年8月31日早盤,貴州茅臺股價突破1800元/股,隨後開始拉鋸,在2020年12月,從突破1900元/股到1998元/股。

有職業投資人觀點稱,強大的品牌實力和對2021年業績的樂觀預期,是茅臺股價上漲的催化劑。

資本市場的積極反映離不開企業業績支撐。貴州茅臺於2020年12月31日晚間發佈公告稱,經初步覈算,2020年度,本公司生產茅臺酒基酒5萬噸,系列酒基酒2.5萬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7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

其中,本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94億元左右(含稅銷售額106億元左右);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貴州茅臺將圍繞“力爭將茅臺打造成省內首家世界500強企業”戰略目標,緊盯年度目標任務,多措並舉釋放新營銷體系的強大效能,確保2021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媒體稱,對於貴州茅臺,其價值邏輯是極爲簡單清晰的。獨一無二的產品,口碑驅動的供不應求,營收與利潤的持續增長,幾乎不存在任何壞賬與存貨風險,放眼全世界都很難找到與貴州茅臺相媲美的更好的生意,再加上有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規模消費市場的支撐,這便是爲什麼貴州茅臺市值總能不斷創下新高的重要原因。

海通國際指出,預計貴州茅臺未來三年營業總收入與歸母淨利潤雙位數增長有保障,不排除階段性加速。維持2020-2022年公司EPS爲37.15、45.10、52.05元,考慮到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PE44倍,維持2021年45x估值不變,維持目標價2025元,維持買入評級。

國泰君安表示,貴州茅臺全年平穩運行,業績符合預期,渠道體系優化下量價維持良性增長,延續高質量發展之路。根據最新業績預告,下調2020年EPS至36.23(-0.94)元,維持2021-2022年EPS預測44.56、52.30元,給予2021年52XPE,上調目標價至2317元(前值2139元)。

2020年白酒指數漲幅137%

在A股中,消費行業有較強的抗跌性,被視爲是最佳的“防禦類”品種,相比那些變化大、波動大、不確定性大的行業,消費股更適合用來進行長期配置。

2020年可謂是白酒股大年,不少白酒股受機構資金關注,掀起翻倍走勢。尤其是進入四季度後,由於大盤持續震盪,市場熱點比較渙散,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不高,在此情況下,白酒股獲資金持續關注,白酒板塊指數加速上漲。數據顯示,2020年白酒指數整體漲幅達137%,其中,四季度漲幅達到76%,貢獻了今年大半部分漲幅。

興業基金經理蔣麗絲表示,這一輪白酒行情的啓動點在2020年中秋國慶節之後,大致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因爲2020年國慶中秋之後,白酒板塊景氣呈現向好態勢,終端需求恢復超預期,同時渠道庫存低、經銷商動銷情況好。第二階段即最近1個月左右白酒企業陸續推出未來五年規劃,主流白酒企業預計未來5年的複合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普遍樂觀。

蔣麗絲認爲,白酒短期的觀察點就是2021年春節的動銷情況,當前在渠道庫存偏低以及需求復甦的背景下,白酒2021年1季度的春節動銷情況預計會不錯,所以從基本面看仍保持樂觀預期。但同時,根據往年市場行情的演繹,春季躁動中消費的超額收益並不明顯。

諾德基金研究總監羅世鋒認爲,從消費板塊看,企業盈利改善將會帶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反彈,2021年消費需求回暖是確定性較高的趨勢,各行業市場份額在後疫情時代也將會加速向細分領域龍頭集中。部分消費板塊2020年估值提升幅度較大,在高估值背景下,選擇高景氣賽道,精選高成長個股顯得更爲重要。

從歷史情況來看,每年年初,數據空窗期、流動性充裕、經濟增長預期升溫等因素導致投資者熱衷於關注“春季躁動行情”發生的概率。這也決定了,每年的春季,國內股票市場都有較大的上漲概率。

媒體統計2011年至2020年行情數據發現,除了2014年和2016年,A股主要股指在元旦假期後開市首日以及開市後5個交易日內均有不錯表現,各年份也會出現一波不小的春季躁動行情。

國泰君安認爲,“春季躁動”背後的三大驅動因素。1、風險偏好階段性抬升,國內既有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有2021年3月將至的全國兩會,政策預期總體偏高;海外適逢年末重要節日,地緣政治關係相對緩和。2、盈利預期上修博弈,一月底披露年報業績預告,預喜比例的偏高,疊加盈利的超預期引發資金博弈。3、盈利預期上修博弈,一月底披露年報業績預告,預喜比例的偏高,疊加盈利的超預期引發資金博弈。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