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擬修訂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支持經營商業養老保險業務

1月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銀保監會已就起草的《關於修改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中外資保險機構在同一規則下開展業務

對於本次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落實對外開放要求,不增設准入條件,不提高准入門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遵循內外資一致原則,使中外資保險機構在同一規則下開展業務,努力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堅持加強風險管控,注重與現有保險監管制度保持有效銜接;堅持同類機構准入規則基本一致,保證規則相洽,防止監管套利。

據瞭解,在《徵求意見稿》主要修改內容中,參照外國保險公司的准入標準設定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准入條件。保險公司和保險集團公司以外的境外金融機構成爲外資保險公司股東的,適用《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與此同時,規定外資保險公司變更股東,擬受讓方或者承繼方爲外國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以及《實施細則》相關要求。

此外,2019年,銀保監會發文取消了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此次修改刪除了《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

近年來,中國保險業改革開放不斷深化。2020年12月,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舉例稱,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持股比例至100%;放寬外資保險公司准入條件,取消30年經營年限要求。2019年3月批准籌建中英合資的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6月批准友邦保險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爲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外資保險市場保持增長態勢,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19.4%。所佔市場份額達到7.58%,比十三五期初提高2.78個百分點。

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

在政策紅利的背景下,外資保險機構紛紛加大在華佈局。2020年12月,經華泰保險集團與安達集團共同研究決定,並經監管部門原則同意,安達中國的財險業務將併入華泰財險。

目前,安達集團在華泰保險集團的持股比例已經達到46.2%,是華泰保險集團的控制股東。不僅如此,若君正集團繼續將剩餘所持華泰保險集團股份全部轉讓給安達集團且進展順利,安達集團持有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比例將達到53%,實現絕對控股。

同期,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股權出讓方爲其中方股東中信信託。

中德安聯人壽中外資股東分別爲安聯保險(中國)控股持股51%,中信信託持股49%。據悉,安聯(中國)控股稱,隨着中國市場不斷開放,尤其是監管對外資在壽險公司持股比例限制鬆綁的環境下,安聯中國控股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人壽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取後者更多股權。這意味着,安聯(中國)控股有意全資持有中德安聯人壽。

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初步預計,十三五期末保費收入4.5萬億元左右,完成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約13%,保險總資產年均增長約12%,爲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提高約4倍。

值得一提的是,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未來5-10年養老金缺口達到8-10萬億元,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爲商業養老保險參與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提供難得的機遇。

黃洪指出,要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完善相關監管措施,確保各項對外開放政策在養老保險領域落地實施。支持境外資本參股設立各類養老保險機構,支持外資保險公司經營商業養老保險業務。通過引入國外成熟的養老保險業務經營和養老金管理經驗,提升我國保險業經營水平,服務好人民羣衆差異化養老保障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