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2020年,第一關鍵詞肯定是「疫情」。

因爲疫情,院線遭受了巨大打擊。

與之相對的,是流媒體和熒屏端迎來了「大豐收」。

縱觀這一年的華語劇,無論是從數量、質量、影響力、題材多樣性等各方面來看。

2020年都可以稱得上是「華語劇大年」

光是豆瓣評分8.0+的就超過了20部。

也正是在評選這個榜單的時候,魚叔深切感受到:

十佳名額真是不夠用。

光是落選的劇目,都夠再湊出一個「十佳」了。

比如《裝臺》《龍嶺迷窟》《隱祕而偉大》《俠探簡不知》等。

不是它們不夠好,奈何對手更「強大」。

下面,「2020年度十佳華語劇」名單奉上——

NO.10《風犬少年的天空》

導演:張一白 /韓琰/ 李炳強

主演:彭昱暢 / 張婧儀 / 梁靖康 / 周依然 / 張宥浩

首播時間: 2020-09-24

豆瓣評分:8.2分

「須知少年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風犬少年的天空》(下簡稱:《風犬》)是今年最好的國產青春劇。

千禧年間,重慶老城區,老狗、咪咪、大嘴、大力嬌四個高三少年。

他們過着瘋癲叛逆的高三生活,浮誇的開場招致不少差評,豆瓣開分僅6.8

但,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他們的生活因爲兩個闖入者——李安然和馬田的到來,而徹底改變。

像是兩個不同世界的衝撞,四人隊伍擴充至六人。

他們共度高三時光,攜手踏過了17歲的莽撞、懵懂、執着和曖昧。

其中劉聞欽和李安然情竇初開的故事,爲整部劇塗抹上殘酷的底色

當劉聞欽吼出那句「生活啥子時候給過我十八歲」的時候,不知揪住了多少人的心?

現實的憂傷接管中二的嬉笑,畫風就此轉向寫實主義。

直到收官階段,《風犬》評分也一路上漲至8.2

他們是「風犬少年」,像風一樣快,像狗一樣野。

帶着未被成人世界規訓的心氣,淋着青春的大雨,丟掉手中的雨傘。

而成長的陣痛,都被寫進劉聞欽的這句話:

「須知少年凌雲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真正優秀的青春劇,能讓觀衆在其中看到自己。

哪怕只有幾個瞬間也好。

《風犬》做到了。

NO.9《香港愛情故事》

導演:林肯

主演:羅天宇 / 龔嘉欣 / 王敏奕 / 謝東閔

首播時間: 2020-12-07

豆瓣評分:8.8分

「沒有房子,就沒有愛情?」

《香港愛情故事》是TVB在年底的一部回勇之作。

這一回,TVB扎破了粉色泡泡,褪去珠光寶氣,選擇回到地面,講述普羅大衆的故事。

小成本,小體量,新演員,很不TVB,但卻很扎心。

首集開場的畫外音奠定了全劇的現實主義基調:

「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

然後引出一個荒誕的故事,將「愛情」和「房子」掛上鉤——

因爲沒房,一對戀人爲慶祝戀愛紀念日,不得不去開房。

這對戀人僅是一個例子。

《香港愛情故事》透過房子,講述了三代人間不同的情感故事。

三代人的故事,基本就涵蓋了一個香港人一生中不同階段的狀態。

其實「房子」和「愛情」掛鉤的,何止香港?

這也是《香港愛情故事》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

在全國很多地方,「先有房子再談愛情」都是不成文規定。

房子成了禁錮愛情的精神圍城。

《香港愛情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與10年前的《蝸居》是類似。

《蝸居》裏有句臺詞:

「你要是沒有一套房子啊,你就會覺得被邊緣化了,你就忽然有一種恐懼感。」

如今再看,仍然戳中大多數人的痛點。

所以。

究竟是房子重要還是愛情重要?

有些問題,過去10年了,還是沒答案。

NO.8《戰火熔爐》

導演:董哲

主演:付辛博 / 董琦 / 李感 / 蘭海蒙 / 孫浩涪

首播時間: 2020-10-24

豆瓣評分:8.8分

「山河已無恙,英魂歸故里。」

在「抗美援朝」題材下,《戰火熔爐》可能是目前爲止最好的戰爭劇。

在敘事方式上,參照了美劇《兄弟連》——

串聯起一場場戰役,來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激烈與殘酷。

同時還能在戰爭中,看到一個個小人物的轉變和成長。

作爲一部戰爭劇,《戰火熔爐》節奏緊湊,基本是從頭打到尾。

在還原戰爭場面時絕不含糊。

拍攝至關重要的長津湖戰役,劇組遠赴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取景。

戰士們在遼闊的冰面上衝鋒,極富視覺衝擊力。

還有與美軍坦克分隊的一場遭遇戰,場面不輸任何戰爭大片。

當然,整部劇最打動人的,還是人性和閃光和對於戰爭的反思。

在發起最後的戰鬥前,劇中有這樣一段演說:

「戰爭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到底爲誰而戰?

我們的民族,曾經用了一百年的時間,來謀取獨立和平等,我們已經戰鬥了一百年,我們可以繼續戰鬥一百年。在平等還沒有到來之前,這場戰爭不會結束。在勝利到來之前,這場戰爭不會結束。在正義到來之前,這場戰爭不會結束。」

字字有力,振聾發聵。

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NO.7《棋魂》

導演:劉暢

主演:胡先煦 / 張超 / 郝富申 / 趙浩閎 / 韓沐伯

首播時間: 2020-10-27

豆瓣評分:8.6分

「青春如棋,落子無悔。」

《棋魂》的播出,就是一出不斷打破質疑,最後全員直呼「真香」的過程。

開分7.2,收官8.6,逆勢上漲1.4分,amazing!

爲何會這樣?

因爲在真人版《棋魂》開拍之初,沒有人看好。

畢竟,原漫畫和同名動畫,在日本都是現象級作品。

中國版最大的挑戰是:

該如何做好本土化的嫁接?

真人版《棋魂》最大的改編就是:

把日本平安時代的藤原佐爲,改成了中國南梁時期的褚嬴。

果然一開播,褚嬴的造型就被瘋狂吐槽。

可隨着劇情的推進,「毀原著」的罵聲漸漸式微。

因爲已經被劇情完全帶入。

就連褚贏的造型,也是越看越順眼了。

時代背景功不可沒。

真人版《棋魂》將故事放在了90年代末期。

開頭就選取了「香港迴歸」這一歷史性時刻。

之後出現的各種物品:諾基亞、小靈通、四驅車、電視機播放的《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都把人拽回了那個年代。

在褚嬴的幫助下,主人公時光一路成長爲一名圍棋高手。

成長過程中,帶出數十年間的社會變遷,以及身邊人的故事。

而且《棋魂》在完全本土化的同時,也充分保留了原著中二熱血的精髓。

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會是改編的標杆。

再有「漫改真」的作品出現,必然會被拿來與它作比較。

NO.6《做工的人》

導演:鄭芬芬

主演:李銘順 / 柯叔元 / 遊安順 / 苗可麗 / 薛仕凌

首播時間: 2020-05-10

豆瓣評分:9.0分

「打工人,打工魂。」

「打工人」是今年的十大流行詞之一。

臺劇《做工的人》的播出,要早於這個詞的流行。

但一部好的電視劇就是這樣。

它提前把住了時代的脈搏。

本劇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書籍,該書豆瓣評分高達9.1。

《做工的人》籌備整整三年,由《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原班人馬打造。

主角是幾個渴望「一夜暴富」的打工人。

他們開過寺廟,養過鱷魚,都以失敗告終。

可他們越挫越勇,不斷在與生活抗爭,與時運周旋。

不過就算深入底層,《做工的人》也沒有把打工人的窘迫拍得過於苦大仇深。

導演鄭芬芬說:

「我不想講不公,我想講的是人性的良善,人跟人之間互相扶持的力量。」

因此,《做工的人》真正想展示的,是打工人在生活的夾縫中,依然洋溢的生機。

劇中有個小細節:打工人昌仔去便利店買東西,進店前會把沾着水泥的鞋子脫下來。

他們比我們想象的要更體面,更熱愛生活。

劇情之外,《做工的人》還有其更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城市高速發展的今天,需要有影視作品,關注那些在發展進程中被遺忘的人。

《做工的人》的原著作者林立青說過:

「當一個社會的價值觀不去重視一羣人的時候,就會變成習慣,習慣會凝聚成制度。」

每個打工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NO.5《在一起》

首播時間: 2020-09-29

豆瓣評分:8.7分

「我們在一起,不就是彼此的家人?」

「抗疫」,2020年所有人的回憶。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出現,幫我們留住了這份回憶。

要怎麼拍好「抗疫劇」?

很簡單——真實。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在一起》分爲十個單元。

每個單元的故事,幾乎都有對應的原型人物——

《生命的拐點》中的張漢清院長,原型是「風暴之眼」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

《擺渡人》中的外賣小哥辜勇,原型是快遞小哥汪勇,滴滴司機王利等4位疫情時期的「擺渡人」;

《我叫大連》中的宋小強,原型是誤入武漢而成爲醫院義工的蔣文強。

而那些抗疫過程中的感人點滴,也被拍了出來——

張院長因漸凍症而顫動的雙腿;

脫下手套後嘩啦流出的汗水;

寫在防護服上方便彼此相認的的名字。

在這部劇裏,沒有人被塑造成神,沒有假大空的口號,沒有刻意的煽情。

我們看到的全是一個個鮮活的人。

他們會悲傷,會喜悅,會畏懼,但沒有人退縮。

本劇的同名片尾曲《在一起》,有句歌詞令魚叔印象深刻:

「我們在一起,不就是彼此的家人?」

《在一起》拍出了咱們家的故事——

沒有從天而降的超級英雄,只有千千萬萬挺身而出的凡人。

NO.4《嘆息橋》

導演:李紹波 / 楊承恩

主演:林保怡 / 周家怡 / 衛詩雅 / 伍詠薇 / 陳奐仁

首播時間: 2020-03-28

豆瓣評分:8.9分

「年度最佳港劇。」

從導演到主演,《嘆息橋》沿用了2016年TVB高分劇《瑪嘉烈與大衛-綠豆》(豆瓣8.9)的陣容。

黃金班底,打造2020年最佳港劇。

《嘆息橋》的好,是一目瞭然的驚豔。

它自我定位是愛情懸疑劇,卻又拍得藝術性十足。

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教科書式炫技」。

第一重炫技,在於敘事方式

主線故事並不複雜,六對香港男女十幾年來的人生拉鋸戰——相遇、相識、相愛、分離。

繼而延伸出關於愛情、親情、友情、兩性關係的探討。

展開劇情時,《嘆息橋》採用了POV的手法。

即通過不同角色的視點,去講述同一時空下的同一事件。

因爲每個角色的立場、遭遇、觀點的偏差,對事件的描述也各自迥異。

而且有些角色還會偶爾打破「第四堵牆」,向觀衆揭露他所堅信的真相。

這強調了本劇的主題: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使得生活中處處充滿謊言。

這種「羅生門式」的敘事方式,讓觀衆自帶上帝視角,可以無限地接近真相。

一旦進入情境就會被牢牢吸引。

第二重炫技,在於攝影

對稱構圖,三分之一式構圖,縱深式構圖等來回切換。

根據不同場景和角色情感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構圖方式。

導演李紹波很自信地說:

「以前的觀衆是對一部劇有要求,但《嘆息橋》是對觀衆有要求。」

我們有理由期待,港劇更上一層樓。

NO.3《隱祕的角落》

導演:辛爽

主演:秦昊 / 王景春 / 榮梓杉 / 史彭元 / 王聖迪

首播時間: 2020-06-16

豆瓣評分:8.9分

「一起爬山嗎?」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隱祕的角落》吧?

它是2020年爆款中的爆款

「一起爬山嗎」成爲年度流行語;

劇中演員秦昊,張頌文迎來事業第二春,小演員榮梓杉也迅速走紅。

在評價這部劇時,常聽到一個詞:電影感

確實。

《隱祕的角落》在攝影,配樂,表演,服化道等各方面,都是接近電影的頂級水準。

不過《隱祕的角落》之所以能引發全民熱議,還要回歸最基本的故事層面。

從三個孩子目睹一起謀殺案開始,他們決定用證據勒索兇手30萬元。

隨着情節深入,引出更多的故事,孩子和兇手都在慢慢改變。

《隱祕的角落》所做的,就是深入每個角色內心深處的隱祕角落,去探尋「惡」起何處

在結尾處給觀衆留下一個懸念:是選擇擁抱童話,還是相信現實?

看劇時的心理感受大致如下:

「看完前五集,小朋友很單純;後五集,東旭好單純;大結局,我好單純。」

如導演辛爽所說,《隱祕的角落》是一把手術刀,他感興趣的是剖開後的東西:

「純粹的惡不是我們感興趣和想展現的,我們想展現的是惡後面的東西,惡是怎麼形成的。」

這把手術刀,夠鋒利。

NO.2《想見你》

導演:黃天仁

主演:柯佳嬿 / 許光漢 / 施柏宇 / 顏毓麟 / 嚴藝文

首播時間: 2019-11-17

豆瓣評分:9.2分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想見你》是2020年最火爆的臺劇。

插曲《Last Dance》火了,男主角許光漢也火了。

本劇還未播出時,許光漢的微博粉絲不足10萬,如今是590萬。

如果僅僅用青春偶像劇來定義它,那顯然太窄。

一盤舊磁帶,一段旋律,在《Last Dance》的歌聲中。

來自1998年的陳韻如和李子維,以及來自2019年的黃雨萱和王詮勝。

四個人進行着「莫比烏斯環」的交叉穿越。

《想見你》在時空穿越的框架下,加入了懸疑和愛情的元素。

少見地將多種類型融合在一起,能夠做到有序不亂,完美自洽。

但又沒有止於表面的談情說愛,還關照着不少現實主義的話題——

比如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同,邊緣羣體的生存境遇,以及關於校園霸凌,原生家庭等的思考。

他們在經歷了來來回回的穿越後,最終改變了悲劇的結局,完成自我救贖。

在《想見你》的評論區,有網友說:

「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NO.1《沉默的真相》

導演: 陳奕甫

主演: 廖凡 / 白宇 / 譚卓 /寧理/ 黃堯

首播時間: 2020-09-16

豆瓣評分: 9.2分

「縱使長夜難明,依然有人捨命燃燈。」

2020年度最佳華語劇。

沒有懸念,實至名歸。

豆瓣超過50萬人打出9.2高分。

不僅是今年評分最高的華語劇,也超越《白夜追兇》成爲評分最高的國產懸疑網劇。

《隱祕的角落》已經把觀衆對於「迷霧劇場」的期待值無限拔高。

而《沉默的真相》穩穩接住,不負衆望。

只能用「高開炸走」來形容。

電影感、好演技、有深度、製作精良。

《隱祕的角落》所具備的優點,《沉默的真相》也一個不落。

但後者勝在了對人物極致的刻畫和理想主義的內核。

劇中有三起案子——

2010年,警察嚴良在調查江陽死亡的案子;

2003年,檢察官江陽在調查鄉村教師侯貴平的案子;

2000年,侯貴平在調查班上女學生自殺的事。

蒙太奇剪輯手法,使三個時空發生重疊。

儘管身處不同時空,但每個人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在三個平行時空裏,他們都選擇前進。

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江陽。

他從一位風華正茂的檢察官變爲階下囚,付出了十年光陰,犧牲了家庭、事業和名聲。

高光時刻:江陽丟錢包

最終哪怕是以死殉道,也誓要捍衛正義。

用此生換來真相不再沉默,盼望它能點亮炙熱的光芒,撕開黑暗。

《沉默的真相》不存在過譽不過譽的問題。

因爲它值得。

在一個理想主義被解構得幾乎可憎的時代,我們需要這樣的一部劇。

它告訴所有人,理想主義確實存在,並且仍是可貴的品質

剛盤點完2020年的十佳華語劇。

魚叔又欣慰地看到,年末壓軸的《大江大河2》,在豆瓣拿下了9.3的高分。

算是鎮住場子,接住了2020年的最後一棒,順便給2021年開了個好頭。

因爲懷抱對明天的期待,我們熬過了漫漫長夜。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新的一年,期待華語劇繼續「燃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