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數學學習#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數學三年級上冊學習了“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測量(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等內容。下面丹格教育分享一套三年級上冊期末模擬測試卷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一、填空。

時分秒:每相鄰的兩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

1小時=60分;1分鐘=60秒;半小時=30分;一刻鐘=15分。

計量很短的時間通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

計算一段時間,用結束時刻-開始時刻

經過的時間=後時間-前時間。

測量:測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一般用(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常見的物品,如1分的硬幣、銀行卡的厚度、小紐扣的厚度、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長度單位換算:

① 進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② 進率是100:1米=100釐米;1分米=100毫米。③ 進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米。

當我們稱量物體有多重時,通常用到(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體用()作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常用(千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做單位。

相鄰兩個質量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二、判斷題。

第3小題:6個蘋果分成3份,一份是總數的1/3。(錯誤)

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這道題中沒有說明是平均分成,所以每份的大小並不一定就一致,無法判斷其是幾分之幾。

第4小題: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錯誤)

正方形的特點是——①有四個直角;②每條邊的長度都相等。這道題中只給出了四邊相等的條件,滿足四邊相等的也可能是菱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第三題:單項選擇題。

第3小題:小明家、學校、小凡家都在同一條路上。學校距離小明家350米,距離小凡家450米。小明家距離小凡家不可能是(____)米?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解析:小明家和小凡家可能分別位於學校的兩側,此時他們家相距:350+450=800(米);小明家和小凡家還可能位於學校的同側,此時他們家相距:450-350=100(米)。

第5小題:一根木料長12米,每4米鋸一段,鋸一次用5分鐘。鋸完這根木料要(____)分鐘。

解析:將12米的木料,每4米鋸一段,可以鋸成:12÷4=3(段)。鋸成三段需要鋸2次,每鋸一次用時5分鐘,即2×5=10(分鐘)。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正方形周長=邊長×4;三角形周長等於三條邊長之和。

第五題,填一填,畫一畫。(略)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題(易錯點解析)

第六題,解決問題。

第4小題:張爺爺準備利用一面牆,用籬笆圍一塊邊長40米正方形菜地(如題中圖所示)。圍這塊菜地至少需要籬笆多少米?

分析:該題求正方形菜地的周長,但是是一個實際問題,靠牆的一面不需要再圍籬笆。即只需要圍3個邊即可,所以籬笆長爲:40×3=120(米)。

推薦閱讀:

學習學習學習方法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三年級(上)數學天天練2(時分秒練習)

三年級數學(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三年級數學筆算除法,技巧和方法詳解

小學三年級數學思維訓練:巧求周長(3-0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