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医院自2016年12月与独山县人民医院进行结对帮扶,先后派出了3批共27名医疗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苏达永是第三任挂职副院长。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到独山县人民医院开展15个月帮扶工作,通过以“帮”促“扶”,以“帮”促“建”的模式,促进独山县各家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能力建设、科研水平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建章立制 加强质量管理

苏达永主动请缨加入东西部健康扶贫工作后,积极把东部先进管理理念带到独山,作为挂职同志积极参与医院管理,以广州先进规范管理理念来规范了医疗管理架构,以临床三级质控体系、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为基础,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修订;新建制度5项,修改制度(流程)6项,建立PDCA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助力专科 提高能力建设

作为儿科专科出身的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长,加强儿科建设,提高科室整体的业务水平。先后开展业务培训20余次,门诊接诊1232人,教学查房 60余次、开展病案讨论16例、疑难病例会诊16余次、抢救危重病人32人次、开展新技术2项,建成新生儿护理门诊及儿童智力测试门诊。结合医院具备的药物条件和检查手段,并在不增加医院经费的情况下,拓展业务、狠抓质量,因地制宜、最大可能地给予病人满意的治疗。先后成功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休克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重度硬肿症等极重症累计10余例;诊断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疑难病例近8例。开展首例使用PS联合无创呼吸机救治胎龄28周、出生体重1.1kg极低出生体重儿获得成功,亦为黔南州县级医院成功救治胎龄最少、出生体重最低的早产儿,使独山县人民医院对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截止到11月,独山县人民医院已经独立采用ps联合无创呼吸机成功救治5例28周-33周的早产儿。

苏达永通过努力,为患儿实现就近治疗、本地报销,节省老百姓家庭医疗费用支出、降低区域疾病转诊率和降低医保支出等作出一份贡献。他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儿科先后收获了来自群众的8面锦旗、5封感谢信,其中本人被提名表扬4次。

“医”路尽心 打造人才高地

帮扶期间,苏达永努力从医生与病人两个方面着手,将东部前沿的医疗专业知识与先进的医疗观念带入独山县。手把手帮助年轻医生提高诊疗技术,在坐诊、查房、手术等工作中,常常带着儿科年轻医生在旁,共同开展查房教学、疑难病例讨论、抢救危重病人等工作,以“传、帮、带”的形式,让年轻医生从实践中直接获得医疗技术经验。

此外,他还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等,帮助科室医生更新知识、提升水平。先后在院内对儿科相关知识进行学术讲座20多次,业务讲座培训人数达1056人次,积极牵线搭桥,发挥自身桥梁作用,帮助独山县人民医院41名骨干先后到广州开发区医院及广州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并对接广州市开发区医院12名医疗专家到独山进行中短期技术帮扶,为独山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和能力建设增添一大助力。

资源共享 助力全民健康

苏达永同志跨越山海来到独山县,始终秉承一名医者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工作、努力奉献、倾情帮扶,把带不走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留在独山,让独山县人民受益,为助推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毛红丹

来源:独山县人民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