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来了4个品牌、8款功率高达65W的PD充电器,为大家逐个尝试,看看哪款65W氮化镓充电器值得买。

Anker65WPD快充充电器129元

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单口1C109元

绿联PD66W氮化镓充电器双口2C119元

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四口4C149元

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四口3C1A149元

努比亚65W单口氮化镓充电器119元

努比亚65W三口氮化镓充电器148元

征拓65W氮化镓便携充电器188元

▲8款充电器由左往右顺序,依据上面列表由上至下排列

外观这种东西,图片上一眼就能看清,但好坏还得见仁见智,这里就不作过多笔墨了,不如将重点放到使用和充电体验上。

65W充电器都是大块头,「插座友好程度」和「收纳友好程度」两方面的友好度都不免地打折了。

▲努比亚65W单口氮化镓充电器

例如「插座友好程度」,8款充电器展开都是竖向伸展的大块头,除了努比亚的单C口充电器外,其它七款「上座」后,竖向相邻的插座基本都没有空间了。

*「插座友好程度」顾名思义,就是插在插座上不过分占领其它插位的空间,好友程度主要看横截面的长和宽,长和宽过长就容易挤占插座/插排的空间,降低插口的利用率。

所以在「插座友好程度」上,只有努比亚的单口充电器能排到第一梯队,其余都半斤八两,算在第二梯队上。

▲「收纳友好程度」第一梯队与iPhone12mini大小比较

至于「收纳友好程度」,考量指标有两个,一是三围,二是插脚是否可折叠;当中只有Anker采用固定插脚的设计,因此它跟努比亚两款充电器、征拓以及绿联的C口可收纳友好程度接近,可以算作是第一梯队,而绿联双C口充电器三围明显大些,算作第二梯队;绿联的两款四口充电器,体积接近,同为8款中最大,因此排到第三梯队。

▲「收纳友好程度」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

★插座友好程度:

第一梯队:努比亚(单口)

第二梯队:Anker、努比亚(三口)、征拓、绿联(单口)、绿联(双口)、绿联(4C口)、绿联(3C+1A)

★收纳友好程度:

第一梯队:Anker、征拓、努比亚(单口)、努比亚(三口)、绿联(单口)

第二梯队:绿联(双口)

第三梯队:绿联(4C口)、绿联(3C+1A)

8款充电器都是最高支持65W(66W)PD协议快充的。

其中单口的努比亚(单口)、Anker,以及绿联(单口)三款充电器,Type-C口独占65W的最高功率;而双Type-C口的绿联(双口)各口独立使用最高能到66W功率,不过双口同时使用,并不是简单地平分功率,而是分别分得45W和20W最高功率,总功率会稍有打折。

至于三口和四口充电器,除非是专门划分高低功率接口(如两款四口绿联),在单独使用Type-C都能享受到最高65W的功率,不过一旦混着用总功率同样都会有所打折,且分担的功率也不可能是平均的,特别是配合Type-A口使用,总功率折损更明显。因此,如果你需要入手多接口的充电器,就需要平衡多类型接口和共用功率的关系了。

当然只看功率是不够的,还得看各自支持的充电协议。

8款充电器都标榜自己是65WPD充电头,因此PD3.0协议都必不可少,同时都支持高通的QC3.0,至于华为的FCP甚至是SCP,以及三星的AFC协议,当中大部分充电头都兼容。

这里使用了充电记录仪分别为8款充电器的每个接口进行了测试,具体支持的充电协议结果如下,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Anker65WPD快充

QC3.0、PD3.0

努比亚65W三口氮化镓充电器

C口: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A口: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努比亚65W单口氮化镓充电器

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绿联PD65W氮化镓四口3C1A

高瓦C口: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低瓦C口:QC3.0、PD3.0、华为FCP、三星AFC

A口: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绿联PD65W氮化镓四口4C

高瓦口: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低瓦口:QC3.0、PD3.0、华为FCP、三星AFC

绿联PD65W氮化镓双口2C

QC3.0、PD3.0

绿联PD65W氮化镓单口1C

QC3.0、PD3.0、华为FCP、三星AFC

征拓65W氮化镓便携充电器

QC3.0、PD3.0、华为FCP/SCP、三星AFC

这次对比时间有限,这里就不作完整的充电时长测试了,利用剩余电量在20%附近的iPadPro、Switch、SonyXperia5II和16英寸MacBookPro对所有C口进行5分钟的充电测试,并作了记录。

其实8款充电器满血的C口都能满足四款设备的最高充电需求:

iPadPro亮屏时最高能到36W,但长期在28~30W左右徘徊;

SonyXperia5II基本稳定在17.4W左右的水平;

Switch亮屏时最高15.7W左右,熄屏时长期12.3W左右;

16英寸MacBookPro最高达65W。

不过在一些功率较低的C口(如两款四口绿联的18WC口)下,iPadPro的充电功率会比前面的低,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iPadPro基本稳定在17.2W左右;

SonyXperia5II基本稳定在17.5W左右的水平;

Switch亮屏时最高15.8W左右,熄屏时长期12.5W左右

所以,这里的8款充电器在对支持范围内的公有协议设备快充时,功率都基本能火力全开。

全文一顿对比分析后,或许你还是感觉凌乱,最后再给大家一些高瓦数PD充电器的选购建议。

刨除外观这些主观因素,以及便携、体积这些非使用向的客观因素,你需要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如果你明确了只需要一款给Type-C笔记本供电的充电器,那么当中的Anker65WPD快充充电器、努比亚65W单口氮化镓充电器,和单口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就能满足你;

但如果你频繁出差,电子设备有点多,那就可以依据自己的设备需求,选择一款双口或多口的充电器:

若你Type-C接口偏多,偶尔需要用到Type-A,那么征拓65W氮化镓便携充电器、努比亚65W三口氮化镓充电器其实就能满足你,当然,3C+1A的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多一个Type-C口或许能多给你一份安全感。

假如你全员苹果,手边有一台iPhone,一台iPadPro,一台AppleWatch,甚至还有MacBook,那么4C口的绿联PD65W氮化镓充电器更能满足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