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1722)春,圓明園裏百草豐茂,奇花爭妍。康熙的第四子胤禛(雍正帝)終於將其父康熙請到園中做客。

這一天成了清朝有史以來祖、父、孫,而後成了三代清朝皇帝的首次聚會,意義非同尋常。

康熙晚年畫像

此時的康熙,被幾個兒子劇烈的儲位紛爭折磨的心力憔悴,甚至是常常老淚縱橫,強勢的康熙晚景淒涼,也直接導致他對政務的寬縱和法紀的鬆懈,這些兒子們的紛爭,每個都強烈希望爭奪儲位,他們的身邊都集合了一批支持者,在這些骨肉互相殘殺之際,似乎只有皇四子胤禛表現淡定,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超然姿態,讓晚年的康熙多少受到一絲安慰。

這次邀請老皇帝來園中做客,胤禛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目的,那就是把自己已經12歲的兒子,康熙的97分之一的孫子介紹給康熙認識一下。當12歲的孫子第一次出現在祖父康熙面前時,讓老皇帝的眼睛一亮,眼前這個孫子眉清目秀,身材頎長,在簡單問了問孫子幾句話後,過了幾天,當老皇帝派太監到圓明園讓雍親王把弘曆的八字呈給康熙親閱,幾天後康熙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決定將這個孩子“養育撫視”。從此,祖孫二人形影相隨,據後來的乾隆回憶說:“夙夜興寐,日覲天顏,銻幾繙書,或示章句”,經常陪着老皇帝批閱奏章,這個懂事的孩子屏住呼吸不輕易說話,在康熙引見官吏的時候,他也乖巧的在一旁侍立。《御製避暑山莊記》

雍正與乾隆畫像

有一次,弘曆看着祖父寫字,很喜歡祖父書法,又不敢開口。老皇帝看出孫子的心思,對他說:“你喜歡我的字嗎?給你寫幾張罷!”

康熙對這個孫子相見恨晚的感覺非常明顯,凡是祖孫二人在一起遊玩時,康熙都非常擔心孫子的安危。有一次在湖上划船,船停下來,弘曆正在巖壁間遊玩,看到祖父的遊船,急忙奔跑過來,康熙擔心他跌倒,在船上高喊他的名字,要他小心點別摔倒。

60年後,乾隆還在深情而有自豪的回憶這段往事:“即今步履偶借扶,那復騰蹌健如昔。白頭宮監消磨盡,只有巖松足爲質。左右無人知此者,六十年遙迅瞬息。而我勿言更誰言,永勛惕乾酬祖德。”《御製詩四集》雖然祖孫二人只相處短暫的半年多,康熙便去世了,但是留給弘曆的回憶確實是飽含深情,念念不忘。

那麼弘曆到底有多優秀?讓康熙在人生最後的半年裏收穫了這份祖孫之情?

首先弘曆聰明伶俐,6歲入學後,過目成誦,在12歲之前就已經熟讀《詩經》、《尚書》、《易經》、《春秋》等經學典籍,康熙作爲親自見證人,對這個孩子的才學非常驚訝讚賞。

其次通過半年的近距離觀察,康熙發現這個孩子騎射功夫和膽量甚至福氣都非常好。有一次祖孫二人射獵, 康熙射倒一隻熊後,讓弘曆再補射,弘曆剛上馬,帶傷倒地的熊突然立起撲來,弘曆握着纜繩毫不驚慌,康熙急忙又補一槍,將熊擊斃。祖父看到小孫子臨危不懼,十分讚賞,回來之後激動地對溫蕙貴妃說:“此兒命貴重,福將過予”。

自從獵熊遇險後,康熙再不讓這個心愛的孫子參加了。有一次,圍獵時出現老虎,康熙命皇二十子去獵虎,弘曆請求同去。康熙堅決不讓,摸着弘曆的臉頰說:“這次你不能去,等我去的時候,才能帶上你”。

清朝阿哥們

此前,在決定將弘曆領回宮中自己養育還有一個因素,即找人看過弘曆“八字”認爲這個孩子的命運格局相當了不得。康熙六十年的六月,四川總督年羹堯入京,康熙讓他在京城找一個叫羅瞎子的推算某事,年羹堯奏報說,這個羅瞎子爲人四處招搖,且患病在身,就沒去找他。康熙在摺子上批示道:“此人原有不老城,但佔得還算他好。”《掌故叢編》雖然現今看來用“八字”判斷人生格局,似乎頗爲迷信,但在當時皇帝在決定重大人選時往往會看對方八字,包括雍正後來因爲自己的寵臣鄂爾泰、李衛患病,雍正都找人看八字,以斷對方禍福,以此決定是否繼續進行提拔重用。

朝鮮時辰回國後在雍正繼位不到一個月,聽到一種說法,康熙病危時對閣老馬齊說:“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爲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爲太子。”《朝鮮李朝實錄》

乾隆年輕時畫像

甚至雍正在傳位給乾隆的遺照中也有類似說法:“聖祖仁皇帝於諸孫之中,最爲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從根本上解釋了祖孫二人的親密程度,最終成了雍正選擇乾隆繼位的法理依據,而乾隆終其一生也對這個祖父始終滿含深情,對二人短暫的相處給予了深沉的註釋,甚至在乾隆提前退位的最重要理由也是因爲不能超過祖父康熙在位時間,這些或多或少讓人看到了宮廷之中少見的天倫親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