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期最值得推薦的電視劇,肯定非《大江大河2》莫屬!

頂着“原班人馬”和“良心國劇”的光環,這部“2018評分最高(8.8分)大陸劇”的第二部,剛上映就以9.4的高分超越前作。

對於每一個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人來說,《大江大河2》就像是我們的成長記錄片,尤其是裏面的很多道具、日用品都真切地還原了我們兒時的場景。

每次出現那些耳熟能詳的老物件,彈幕裏都會有人說:淚目了,這就是我們那個時代真正的樣子啊。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大江大河2》的老物件,一起穿越回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吧。

01、搪瓷杯,裝的是人生百味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很期待家裏暖水瓶的內膽破了,因爲這樣就能看到裏面亮晶晶的碎片,研究它是如何讓水保溫的。

在熱水器還沒有普遍的年代,暖水瓶是每一個家庭、飯館、單位的標配。

《大江大河2》裏無論是醫院的病房,還是宋運輝溫馨的小家,色彩斑斕的暖瓶永遠都是最敬業的綠葉。

在熱水器、燒水壺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只要每天燒兩壺開水,熱氣騰騰地灌進暖水瓶,心裏就會覺得特別踏實。

@月X半:小時候每次我都特別喜歡聽我媽往暖水瓶裏灌水的聲音,久而久之我都能通過水流的聲音辨別出是不是快灌好了。

@酸奶:以前家裏的暖水瓶都是用到外面的塑料老化了才扔,高中上學住宿以後,有一次不小心把暖水瓶裏的內膽打壞了,我才知道,裏面是可以拆的!

那個年代和保溫瓶配套的杯具裏,只有搪瓷杯值得擁有C位,像是玻璃杯、陶瓷杯都不夠地道。

搪瓷杯最大的優點就是經摔,不管淘氣的孩子怎麼扔都不容易壞,瓷實!

還有很多人把搪瓷杯用成了保溫杯的功效,先把搪瓷杯上倒滿水,再用搪瓷杯裏的水倒進玻璃杯裏,等玻璃杯的水喝完了,搪瓷杯裏的水溫度剛剛好。

《大江大河2》裏很多聚會的場景都出現了搪瓷杯,無論是傳統的家常菜還是熱鬧的火鍋,印着紅色的標語和鮮花的搪瓷杯總能佔據一席之地。

用搪瓷杯來喝水、喝酒、喝茶僅僅是最基本的操作,它還可以裝瓜子、大米、烤紅薯,老冰棍…… 記憶裏的搪瓷杯裏可以灌一切!

@草莓XX:每次爺爺從鎮裏賣糧食回來,看到他端着搪瓷杯朝我招手我就知道他肯定給我買了我最愛喫的蛋筒。

@ CXXXl:家裏的搪瓷杯早都不用了,我媽還堅持留着做儲藏罐,零錢、鑰匙、紐扣、備用螺絲……簡直就是百寶箱。

@風平浪靜:前幾天在某寶上看到有賣搪瓷杯的果斷下單,記憶裏用搪瓷杯喝的水總比用其他杯子裏的水更好喝。

復旦大學的嚴鋒教授也在微博上說:記憶中用搪瓷缸子盛的白開水,喝起來有一種淡淡的甜味。

其實在他們這一代心裏,真正有甜味的不是搪瓷杯,而是裏面裝着的有甜味的回憶吧。

02、騎二八,玩的就是心跳

二八自行車上面的橫樑是很多80、90後小孩的專屬座位,懷裏抱着新買的玩具,跟着爸爸穿梭在大街小巷。

雖然那一根小小的橫樑,坐久了屁股就硌得生疼,下車以後腿還會麻,但就是這樣麻並快樂的時光,是很多人最快樂的回憶。

《大江大河2》裏無論是政府還是廠房門口都有一排碼放整齊的二八自行車。

@ 向北: 我媽怕磨破座子皮,就用舊毛線織個座套罩在上面,車架上也是花花綠綠的毛線勾的小衣服,每次下雨都要匆匆忙忙的跑去摘座套。

@喵醬XX魚:小時候還會用輸液管編成的小蝦、小金魚作車鑰匙的吊墜,現在想想都覺得自己厲害!

很多人第一次學騎自行車就是用的二八,夠不到大梁就從下面掏着騎,還沒騎穩就開始和隔壁的小朋友比賽飆車,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少不了媽媽一頓愛的教育……

@琨X:那時候路上的汽車不多,路也很寬敞,每次騎車下坡都不捏閘,風吹着襯衣鼓鼓地,感覺自己就是街上最靚的崽!

@ 百XX樂:剛會騎車的時候年紀小,每次都是先助力再上車,結果有一次助力太猛直接竄出去了,那速度,應該是我平生最快的一次沒有之一了。

以前的學生大多騎的都是父輩淘汰下來的舊車,擁有一輛嶄新的二八自行車,騎着二八載着暗戀的女神上下學,是男生們夢寐以求的高光時刻。

@四火:以前男生的後座就像是現在汽車的副駕,都要留給最重要的人!誰的車要是載過班裏的女生,那就相當於班級裏的小栗旬,拉風!

@ X割 :我爸當初就是騎着二八自行車把我媽接回家的,那時候結婚沒有轎車,我爸每次喝多了就對我撒狗糧,說我媽太重了,把他累的出了一身汗,我媽就邊笑邊錘他……

在那個情竇初開的年紀,感情也十分純粹,以前的交換電話號碼就像我們的微信掃一掃,意味着你在我這裏佔據了一個好友位。

在網絡還不發達的年代,一根長長的電話線,承載着生活在天南海北的人們想要傾訴的千言萬語。

《大江大河2》宋運輝在搬到新家時,第一時間就是找工人安裝新的電話。

看到這一幕很多觀衆都開始回憶起自己家第一次安裝電話的場景,彈幕區宛如一個大型回憶現場。

雷東寶再婚的那集剛播就上了熱搜,雖然僅僅是通過電話,但宋運輝的悲傷和憤怒卻感染了所有的觀衆。

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電話是和遠方的親人聯繫最快的途徑,比起現在各種各樣的社交軟件,一個從電話那頭傳過來的鄉音,是對每一個在外面漂泊的遊子最大的慰藉。

沒有隨時能拿出來的手機、沒有五花八門的表情包,沒有不限流量的視頻通話,正是這樣的不易才讓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顯得格外珍貴。

03、玩電腦,掌握高端科技

在八十年代,有電視是一個家庭綜合實力的象徵。

那會兒聽到一句“我帶你去看電視”就好像今天有人請你歐洲遊一樣高興。

誰家有電視,誰家的人流量就最多,尤其是83版《射鵰英雄傳》開播的時候,大家爲了佔到好的位置可以連飯都不喫。

人們對電視的癡迷程度不亞於現在搶電影的首映。

@多X羅:那時候電視信號不多,經常還會出現信號差的情況,這時候就要一個人跑到外面屋頂上轉天線方向。然後一個人留在屋裏的人伸長脖子喊:“還沒好,再轉一轉,停停停,好了”,現在想想還特別有意思。

@橙XX水:因爲電視機比較珍貴,我媽都會爲電視機準備一塊好看的布用來防塵,等關電視了就蓋上。

每次觀看到屏幕上在顯出“謝謝觀賞”幾個字之後,很多人都捨不得關電視,非要等到屏幕再一次被一片雪花點覆蓋,才極不情願地告別了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那個時候的黑白電視雖然只有兩種顏色,但是帶來的卻是萬般的精彩。

如果說上面這些都是大家家裏基本都有的平常物件,那下面這個可是在當時用錢都難買的寶貝。

在《大江大河2》第22集裏,作爲高級工程師的宋運輝已經用上戴爾電腦來辦公了。

看過《大江大河2》的人都知道,它的故事背景放在了20世紀80代末90年代初。順應改革的大潮我們國家的信息技術發展大步向前,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一些跨國公司以產品、技術、投資進入中國市場。

戴爾就是中國紮下根的跨國企業裏最早的一批,早在1998年,戴爾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支持,在廈門建設了首個生產基地。

那個時代,在中國電腦還是少數高端人才能接觸到的設備。

爲了讓更多個“宋運輝式”的技術人才通過高科技產品將自身價值最大化。從“振興東北”,到“開發浦東”,再到“開發西部”戰略下的成都工廠成立,戴爾通過與當地合作,將電子信息技術運用在中國的各個工作崗位上,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贏。

小時候上過“微機”課的小夥伴,對戴爾臺式機和“大屁股”顯示器應該都非常熟悉,爲了能獲得一臺電腦的使用權,從進門戴鞋套大家就開始暗暗較勁,選座位、挑鍵盤、選鼠標……直到聽見戴爾特有的開機聲音才放下心來。

@夏目:每週下午第三節課——微機課都是我們全班人的最愛,體育課只能排第二,只要能摸到鍵盤,練打字都開心!

@ 枯X其 :05年我爸把電腦搬回家的時候特地帶我們去飯店下了館子,等我自己擁有一臺電腦的時候我終於理解了爲什麼每次我偷玩電腦都會被打了,老子的電腦!誰也不許碰!

隨着數字中國的建設,在2015年戴爾作爲國際科技巨擘宣佈“在中國,爲中國” 戴爾中國4.0戰略啓動。

現在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戴爾電腦更是已經成爲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 飛船XX中心:拿到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臺戴爾筆記本電腦,家裏的電腦和大學用的電腦都是戴爾,感覺還是戴爾順手。

@ XXX07:上次在戴爾專賣店體驗了一下戴爾Latitude 5310商用筆記本,無論是屏幕、處理器、顯卡、內存在筆記本品類當中完全能稱得上是豪華陣容,馬上真香帶回家了哈哈哈。

從1998到2020年的這22年裏,戴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陪伴着我們從小小的微機教室走到了社會的課堂,可以說戴爾不僅是是你我成長的參與者,也是中國經濟騰飛的見證者。

電視劇雖然只是短短的39集,但它代表着一代人的努力和拼搏,而這些老物件就是那個時代最好的見證者。

能在細節上處理的如此的細膩,今年最良心的電視劇,《大江大河2》名副其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