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在了,你会善待玉隐吧?”

这是甄嬛在桐花台以为自己喝下毒酒即将死去的时候对果郡王说的一句话,当时浣碧已经嫁给果郡王做了侧福晋,膝下还养着孟静娴留下的儿子元澈,她在果郡王府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的稳固,即便没有甄嬛,相信果郡王也不会轻易抛弃浣碧,甄嬛这个临终嘱咐着实是有些怪异。巧合的是,当年纯元皇后难产去世之前,也曾对皇帝说过同样的话:

“我唯有宜修一个妹妹,望日后四郎能够无论如何善待于她,不要废弃她!”

甄嬛临终前对允礼的嘱咐,为什么会跟当年纯元皇后留给皇帝的遗言如出一辙呢?

大家先回忆一下纯元皇后是怎么死的,看过《甄嬛传》结局的人都知道,纯元是死在她庶出的妹妹宜修皇后手上,因为早在纯元出现之前,皇帝就已经许诺过宜修,只要她生下长子就扶她做嫡福晋,可就在宜修满怀憧憬的时候,皇帝却把纯元接进王府做了正妻。

三年后,宜修不满三岁的儿子弘晖因病夭折,没过几日纯元却传来怀孕的消息,这让宜修如何能接受?于是她假意示好,嘴上说照料纯元的胎,背地里却在纯元的饮食中掺了芭蕉,害得纯元一尸两命,这才有了纯元给皇帝留下的那句遗言。

对此不少观众纷纷猜测纯元皇后对于庶妹宜修皇后的狠手其实是知情的,否则嫡福晋之位本就属于宜修,纯元死后这个位置理所当然应该回到宜修的手上,她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请求皇帝永远不要废弃宜修呢?同理,浣碧才是果郡王名正言顺的侧福晋,果郡王再怎么深爱甄嬛,于情于理也该好好照料浣碧,甄嬛何必多此一举嘱咐他善待人家呢?除非甄嬛发现了对浣碧不利的秘密!

果然,在浣碧为果郡王自尽殉情之后,甄嬛从苏培盛口中得知了皇帝非要置果郡王于死地的原因来自夏刈从浣碧那里找到的书信,那是果郡王在边疆这三年来写给浣碧的家书,每一封上面都带有“熹贵妃安” 的字样,可浣碧却从来没有让甄嬛知道过,还把这些家书收集起来放在显眼的地方,导致它们成了果郡王的催命符。

甄嬛当时虽然不知道皇帝着急要果郡王性命的原因,但多少也能猜出与浣碧有关,毕竟那个时候浣碧对甄嬛的态度已经很不好了,当着苏培盛的面也敢表现出对甄嬛的不屑,想来甄嬛也清楚这个庶妹对自己的怨恨吧。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喝下毒酒死去的是甄嬛,那么事后查探皇帝痛下杀手原因的人就是果郡王,要是果郡王发现是浣碧害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他会轻易放过浣碧吗?

于是误以为自己喝下毒酒的甄嬛和当初奄奄一息的纯元怀着同样的怜悯之心,临死之前还是希望自己的妹妹能够幸福,才会向果郡王提出善待浣碧的要求,其实就是想给浣碧求条生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