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都是薄命之人,卻未必都是短命之人。像林黛玉、王熙鳳、秦可卿、賈迎春、香菱、晴雯等少年早逝者並不多。更多人還是過完了一生,有的艱辛,有的顯赫,有的先抑後揚。無論怎樣,薄命不等於潦倒、短命,而《紅樓夢》中一段描寫證明可能有人會活到九十歲,這又是誰呢?我們看看這一段原文是怎麼說的。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甄士隱在夢中見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一睹通靈寶玉真面目,接近了太虛幻境。其中道人渺渺真人的一段話稍不留心就容易錯過,卻是非常重要的線索。

(第一回)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那僧道:“最妙,最妙!”

一僧一道是《紅樓夢》非常重要的貫穿人物,甚至是《紅樓夢》故事“導演”一般人物,全程監控引導着所有故事的發展。

道人、和尚與讀書人代表《紅樓夢》儒釋道三家文化的交集和融合。但同時也被曹雪芹極力諷刺了一回。

和尚、道士都是“真人”,還想着從一場歷劫轉世中撈取功德。神仙尚且重名利,何況世人。而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分工合作,還約定“各幹營生,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大有江湖人物後會有期的意思。可見“真人”也是俗人。

不過,這裏需要重點注意的是“三劫”這個約定時間。

“劫”在道家謂天地一成一毀爲一劫。以先天三萬六千歲爲一劫;後天三千年爲一劫。《紅樓夢》中“三劫”不會是這麼悠久的歲月。

道人這裏說的“三劫”是指“三世”。而“世”通劫。《說文解字》:“世,三十年爲一世。”“三世”也就是九十年。

所以,現代人認爲的“一生一世”,“三生三世”在古人的觀念中,時間並不相同。“生”代表一輩子,而“世”爲三十年。

脂硯齋[甲戌眉批: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爲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

脂硯齋也說“三劫”就是“三世”九十年。道人說三劫再會,預示《紅樓夢》的時間最終爲九十年。相當於一代人的最長一生。也證明由神瑛侍者、絳珠仙子歷劫引動的這次情緣糾纏,時間跨度在九十年。

基於“三劫”之論,《紅樓夢》中一定有人年紀要到九十歲纔會終結。一僧一道也要等最後一人結果纔算完成這次任務,結束這次下凡歷劫,“同往太虛幻境交割銷號”。

林黛玉十七歲就死了。賈寶玉婚後出家也算了結。能夠壽終九十歲的一定是金陵十二釵中歷劫之人人。刨除副冊和又副冊的丫頭資格不夠,最可能的長壽者有三個人:妙玉、惜春和探春。

妙玉、惜春都是出家人,也算早有結果。探春作爲福壽無雙之人,最可能是《紅樓夢》留到最後之人。

賈探春雖也在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卻是少有的僥倖。曹雪芹用“杏”字,給僥倖之人祝福。賈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說她雖然薄命被遠嫁海外,從此再不能迴歸故里再見家人,卻在異國有了另一場輝煌的人生。

第四十回,劉姥姥看到的賈探春房中陳設,非同尋常。

(第四十回)案上設着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着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着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着一個白玉比目磬,旁邊掛着小錘。

君箋雅侃紅樓認爲賈探春房中陳設預示探春遠嫁後,會生下王子成爲王妃。兒子長大繼位,探春成爲太后極盡榮寵。

別的不說,主要注意的是“盤內盛着數十個嬌黃玲瓏的大佛手”。

佛手隱喻福壽。《紅樓夢》中擁有真佛手的只有賈探春,而“數十個”證明賈探春和賈母一樣,會擁有幾十年的富貴福壽可享。

通過佛手暗示,賈探春應該是《紅樓夢》最後一個“交割銷號”之人。道人與和尚約定“三劫”之後相見,證明由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引發的一批下凡之人,就像《水滸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樣,需要九十年的時間能夠徹底完結。

從賈探春的幾十個佛手推測,她是《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中最有福壽之人。她的名號“蕉下客”典出蕉葉覆鹿,也證明探春“做夢人”之身份,她留在最後正是有始有終。

基於以上,賈寶玉出家後,《紅樓夢》並沒有完結,而是又持續了七十年,知道賈探春去世才結束。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點擊關注,點贊收藏,文章每日持續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