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人民空軍裝備蘇-27SK重型戰鬥機後,中國80後的軍迷有很多跟筆者一樣,變成俄製戰機的粉絲。從外觀上看,以蘇-27戰機爲代表的俄製戰機集合了F-15戰機的暴力F-16戰機的柔美。從美學角度看可以稱得上最帥氣的三代機。從性能上看,能與F-15戰機一較高下。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後,蘇-27戰機大量改進型號開始對國外大批量出口,一時間成了最暢銷的俄製兵器。進入21世紀後,大量蘇-30戰機及其改進型號依然是暢銷的產品,然而到了2010年後,俄製戰機主要以俄羅斯空天軍和海軍航空兵自用爲主。下面與大家盤點2010年到2020年十一年時間裏,俄羅斯軍工主要製造了哪些蘇式戰機。

從技術角度看,蘇霍伊設計局的蘇-57隱形戰機應該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機型。然而由於多方面原因,到今天爲止,可以飛行的蘇-57戰機一共只有11架,其中有10架原型機,還有一架剛剛交付俄羅斯空天軍的量產型蘇-57戰機。另外去年12月24日,蘇-57戰機第一架量產型在工廠試飛過程中發生墜毀事故,近幾年航展上有一架編號057的原型機主要用於靜態展示,但是戰機的系統和配置與可飛行的蘇-57戰機相比幾乎一樣。這裏我們統計一下,算上墜毀和不能飛的,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相關工廠一共生產了13架。

除了蘇-57隱形戰機外,目前蘇霍伊設計局最先進的機型是蘇-35戰機,之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從2012年到2020年底,俄羅斯空天軍一共接受了98架蘇-35S戰機,我國空軍接受了24架蘇-35SK戰機,埃及空軍已經接受了5架蘇-35S戰機,另外大約還有5架也已經下線。統計一下就是累計生產了132架蘇-35多用途戰機。

俄羅斯空天軍從2010年到今天,還接受了22架蘇-27SM3單座戰鬥機,蘇-27SM3也是蘇-27戰機最後一款改進型號。另外相關廠家還改進了數十架老舊的蘇-27S戰機,將其升級到最新的蘇-27SM3的水平。這裏我們只統計新生產了22架蘇-27SM3戰機。

上圖爲蘇-30M2多用途戰鬥機,可以理解成俄羅斯版本的蘇-30MK2多用途戰機,可以算作我海軍航空兵蘇-30MK2戰機的小改升級版本。蘇霍伊相關廠家累計生產了20架。這款戰機主要用爲蘇-30SM戰機和蘇-35戰機的雙座教練機使用。這一點與我空軍曾經將蘇-30MKK和蘇-35SK戰機混裝在一個基地的意思是一樣的。以上四款戰機都是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英文縮寫KnAAPO)的產品,也就是說10年間,加加林飛機制造廠累計新生產了187架蘇式戰機。

除了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外,蘇霍伊設計局還有一個合作生產單位,這就是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英文縮寫IAPO),這個廠家曾經大量生產過蘇-27UBK戰機和蘇-30MKI戰機。其最新的蘇-30SM多用途戰機就是蘇-30MKI戰機的俄軍專用版本。從2012年至今,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累計爲俄羅斯空天軍和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生產了114架蘇-30SM戰機,另外國外幾個用戶累計接受了大約30架蘇-30SM戰機,主要用戶有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亞美尼亞等。也就是說11年時間裏,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累計生產了144架蘇-30SM戰機的自用型和出口型。

最後一個大量生產的型號是蘇-34戰鬥轟炸機,從最大起飛重量上看,蘇-34的噸位已經是標準的戰術轟炸機。拋開航電系統和機載武器,蘇-34可以算是目前最好的戰術轟炸機。負責生產蘇-34戰鬥轟炸機的工廠是新西伯利亞飛機制造廠,這個工廠以前主要負責生產蘇-24戰鬥轟炸機。從2020年至今,累計組裝生產了124架蘇-34戰鬥轟炸機,目前蘇-34戰機依然在低速生產過程中。未來計劃一共裝備157架。這批戰機是俄羅斯空天軍常規對地攻擊的主力機型。其對地/對艦攻擊能力大大優於蘇-30SM戰機,並且也具備一定的空中自衛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與蘇霍伊設計局合作的主要有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伊爾庫茨克飛機制造廠以及新西伯利亞飛機制造廠,這三個工廠生產的三大主力戰機蘇-35S,蘇-30SM和蘇-34戰機是俄羅斯空天軍的主力機型。算上國外客戶的戰機,三大飛機制造廠11年時間裏累計生產了455架蘇式戰機,平均每年生產41架多型蘇式戰機。這批戰機憑藉先進的性能,龐大的數量,也成爲俄羅斯軍用航空工業三大王牌主力。

這裏455架沒有統計一些老舊戰機升級的數量,相較於蘇霍伊設計局,另外一個米高揚設計局和相關工廠累計生產的米格戰機僅有數10架,這裏就不統計了。三大蘇式戰機455架各式戰機,可以說是俄羅斯軍工集全國之力才完成的。相比歐洲多個國家軍工的產能,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麼優勢了。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由於都是雙發戰機,俄羅斯相關廠家累計生產的發動機數量不低於910臺。另外俄羅斯相關廠家近10多年,還向國外出口了大量戰機用渦扇發動機。這一點整體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

相比於歐美多個發達國家合作的F-35閃電II隱形戰機計劃,美國洛馬公司左右逢源其三型F-35隱形戰機今年年底的產量已經突破600架大關。三個蘇式戰機制造廠三條生產線生產總數僅生產了455架,已經遠遠低於F-35隱形戰機600架的產量。從這裏可以看出各國軍工的實力的強弱,以及各國軍方採購預算的多少。至於我國航空工業沈飛從2010年到2020年底,累計生產了多少架殲-11、殲-15和殲-16戰機,至今官方並沒有公開,但是筆者通過網絡上的消息可以判定,沈飛一家公司一個組裝工廠的總產量應該不會低於455架。這裏別忘了還有一個產能更大的航空工業成飛。大家對此怎麼看?

本文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戰機產量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