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凌晨1:20,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在蘇萊曼尼遇害一週年之際發文稱:“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永遠不會原諒。”極爲不幸的是,去年11月27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又被遙控無人機槍掃射身亡,特朗普政府實際上啓動了一場暗殺、暗戰、暗戰爭。秦安戰略智庫分析這一年來的變與不變,目的是結合周邊態勢,思考應對策略。

一、不宣而戰的暗殺、暗戰、暗戰爭的路線沒有改變,但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

一年時間過去了,即將發生的重大變化,就是特朗普就要下臺了。但號稱“美國優先”,其實“自己優先”的特朗普,正在啓動“雙殺模式”,努力將這最大的變數,轉化爲最大的不變,讓拜登政府在其挖好的坑裏面行走,4年之後,特朗普就可以捲土重來!

這應該是目前特朗普繼續瘋狂可解釋的緣由所在。拜登如果高明,美國人民如果覺醒,就應該在拜登四年任期內將特朗普送進監獄,徹底扼殺特朗普捲土重來的企圖。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伊朗效仿美國抓捕巴拿馬總統諾列加到美國受審。但伊朗要硬抗美國,沒有這種實力。可無論如何,伊朗深夜發聲: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永遠不會原諒。”這對特朗普來說,絕對是一種不變的風險。

在回到不宣而戰的暗殺、暗戰、暗戰爭,回顧這一年,很顯然,高科技發展的趨勢沒有變,敵人的手法也沒有變,敵人利用高科技實現其目的的思路也沒有變。暗殺離不開信息網絡體系的支撐,隨着信息網絡越發達,暗殺的手段越高明。暗戰鏖戰於網絡空間,網絡空間風乍起,於無聲處聽驚雷,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博弈在網絡空間風雲激盪。

網絡空間不宣而戰的大規模入侵暗戰爭,也將是2021年的一個最大變數,相對於特朗普這種精於算計的商人總統,啓動的阻力最小,得到的收穫最大。因此,在特朗普2周多的最後瘋狂中,高度警惕其發動網絡攻擊,應該上升到和其突訪臺灣一樣的警戒級別。

二、中東進入高風險期,特朗普的衝動和“個人優先”,與伊朗的復仇情緒碰撞,很有可能引發一場戰爭。

據媒體的報道,以色列和沙特都在向特朗普施壓,敦促他在離開白宮下,下決心對伊朗發動進攻。特朗普也做了很大的努力,11月的一次國防會議,他曾親自提議,對伊朗核基地發動導彈襲擊,但遭遇震驚的顧問們紛紛勸阻,特朗普未能如願以償。

目前,但留給特朗普的時間已經不多了。1月20日,拜登就會上臺。拜登已公開表示,美國將重返伊朗核協議,這意味着特朗普的伊朗政策,將被徹底拋棄。在剩下的十幾天時間裏面,特朗普還會怎麼冒險?

我想起了巴格達美國大使館被襲後,特朗普發推公開警告:對伊朗提一些友好的健康建議:假如一個美國人被殺,我就會讓伊朗承擔責任,(伊朗)考慮一下。

那會不會,在這十幾天時間裏,有美國人被殺,甚至是蓬佩奧這樣級別的人物,特朗普的報復,將是疾風暴雨。一種情況,進入戰時狀態了,交接班必須延遲,特朗普可以繼續嘚瑟。另一種情況,即便交權給拜登,生米已經做成了熟飯,拜登的地盤特朗普做主,四年後特朗普再來接盤可能性就更大。

三、縱觀從美“死神無人機”絞殺蘇萊曼尼到遙控無人機槍掃射頂級核科學家,從中最凸顯的就是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是下一步中美軍隊較量的重點領域

一年來,一個最大的變化,是美國將獵殺蘇萊曼尼的“死神無人機”想要部署到印度和中國臺灣地區。去年10月美印“2+2會議”期間,美國要向印度出售30架M-9B “死神”無人機,單價爲1億美元,因爲印度感覺自己是個冤大頭,沒有接受(美軍自用的無人機都是低於3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之後美國決定將4架MQ-9銷售給臺灣地區,合同價格爲6億美元,單價爲1.5億美元。臺灣方面認爲,該戰機可以與P-3C巡邏機及遠程火箭炮協同作戰。

事實上,縱觀從美“死神無人機”絞殺蘇萊曼尼到遙控無人機槍掃射頂級核科學家,從中最凸顯的就是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

美國最高武官,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明確指出,美國在避免和中國開戰,但要通過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形成對解放軍的優勢。顯然,這是和特朗普的冒險激進分道揚鑣,但與特朗普的“暗殺、暗戰、暗戰爭”一樣,所依賴的都是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

從美軍演訓來看,去年9月,傳出美軍將派出MQ-9無人機對南沙的三個島礁發動“震撼式”、“流鼻血”襲擊,轟炸跑道、機庫。美國《空軍》雜誌報道MQ-9“死神”無人機參加海上軍演,演練打擊海上目標。尤其吸引眼球的是,報道中刊登的照片顯示,相關人員制服上的臂章印着中國地圖形狀的紅色剪影,這個剪影上疊加着MQ-9無人機,這是明目張膽的要攻擊中國的樣子。這種信息,僅僅在越戰中出現過。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離不開太空和網絡空間的支撐。美軍《頂層聯合作戰構想:2020聯合部隊》指出:“太空和網空優勢通常不需要以獲取其他領域的作戰優勢爲前提,而其他領域的優勢卻往往以獲取這兩大領域的優勢爲前提”。

在網絡空間新時代,太空信息網絡成爲克敵制勝的制高點,網絡新邊疆和太空高邊疆呈現融合趨勢,我們需要通過“統籌大數據、突破智能化、網電一體化、戰鬥生產協同”,實現“能打仗、打勝仗”能力質的飛躍,打敗強敵威懾,促成祖國統一。

相關文章